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球體理論 兩岸須積累政治互信

http://www.CRNTT.com   2009-12-27 00:26:25  


 
  建立政治互信對兩岸互動的重要性也體現在兩岸政黨交流上。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時,提出了發展兩岸關係的四點主張,其中第一條就強調要:“建立政治上的互信,相互尊重,求同存異。”連戰也表示:“我相信雙方假如繼續加強相互理解和信任,一定會給兩岸人民帶來更好更多的安定和繁榮,同時更重要的是給兩岸帶來亮麗光明的希望和未來。”5月12日,胡錦濤在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指出:構建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必須建立共同的政治基礎,也就是要建立最基本的政治互信。宋楚瑜回應表示:“我們希望搭起兩岸之間互信之橋,搭起我們溝通之橋,更重要的我們要搭起一座兩岸感情心靈之橋。”筆者認為,2005年春天以來兩岸幾個主要政黨之間關係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主要還是得益於政治互信的強化。

  兩岸政治互信給兩岸人民帶來的利益,更明顯地體現在一年半以來的兩岸關係快速發展上。2008年5月20日以來,兩岸人民之間如此密切地交流,台灣海峽局勢如此和諧穩定,世界各國近乎一致地高度肯定,說明兩岸政治互信是多麼的可貴和重要。筆者認為,兩岸政治互信的強化,使兩岸關係至少出現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積極變化:

  第一、兩岸雙方交流交往的層級大幅提升,交流範圍進一步擴大。兩岸兩會恢復對話和商談,兩岸高層直接對話的管道也正在建立中。兩岸政黨交流常態化,國共兩黨中央和地方層級官員頻繁交往,台灣其他政黨與大陸方面的互動增加。正因此,兩岸關係的不確定性因素正在減少,可預期性增加。參與兩岸交流的行為主體日益多元化,兩岸地方層級公權力部門、政黨組織、社團組織、工商業界等組織機構、階層和群體紛紛加入兩岸交流交往大潮之中,兩岸各層級的溝通從來沒有如此綿密過,兩岸民眾確確實實從中得到了好處,兩岸政治關係的內涵更加豐富多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