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球體理論 兩岸須積累政治互信

http://www.CRNTT.com   2009-12-27 00:26:25  


 
  第二、兩岸雙方在海內外良性互動的格局正在形成。兩岸在國際場合配合默契,基本上不再出現進行惡性競爭的情況,雙方因此避免了大量的不必要的內耗。大陸方面更多地思考如何解決台灣民眾參與國際活動的要求,台灣方面也不再作徒勞無功的盲目的政治衝撞。在中國大陸的支持下,台灣方面的衛生部門負責人以觀察員身份首次出席“世衛”大會(WHA)。台灣方面也改變訴求,今年的聯大會議期間未再提案要求加入聯合國。雙方在國際場合差序共存,相互照顧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在兩岸之間,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和司法互助方面取得的新進展、台灣方面對“7•5暴亂”的譴責、中國大陸的秋季軍事演習刻意避開東南沿海地區等等,都是互惠互利的良性互動表現。

  第三、兩岸人民利益共生關係進一步強化。隨著“三通”的基本實現,兩岸各方面的交流交往成本正在下降,兩岸交流的路徑和形式出現新的變化。雙方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於交流交往的政策,兩岸民間交流合作更加方便。一年多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兩岸經濟相互取暖,海峽兩岸成為全世界經濟最安全的、最有活力的區域。不僅如此,兩岸人民之間的感情也進一步密切,“八八水災”期間,大陸同胞最早向台灣伸出援手,大陸也成為災區最大的外援來源地,兩岸雙方互相支援、相互關懷,顯示出和平發展的強大力量,兩岸人民的感情更加密切了。

  政治互信的奇妙之處還在於它可以讓雙方更加理性和智慧地處理突發性事件,避免引發更大的危機。兩岸之間存在著政治上的分歧和差異不必諱言,正因此才需要我們建立互信,增強相互包容的能力。在建立政治互信基礎上,我們有可能學會彼此包容乃至欣賞這樣的差異。彼此的信任可以讓我們變得更有定力和遠見,不為一時的挫折或別有用心的挑撥所迷惑。筆者相信,在強化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上,雙方將獲得更加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一些目前十分棘手問題可能將變得不再那麼棘手,兩岸內部和兩岸雙方的資源將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最後,兩岸政治互信的建立還有助於大陸和台灣內部的政治趨於理性和穩定。在大陸,人們將更加理性地看待台灣各方面的發展,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國大陸的對台政策新思維;在台灣,兩岸長期政治對立映射到台灣政壇的特殊的政治邏輯關係將從此失去自圓其說的理論基礎,極端主義的政治狂熱將難再蠱惑人心。人們有理由相信,兩岸政治格局已不是少數人可以專斷獨行的事情,在平等、互信和公義的基礎上,兩岸人民可以透過更加自由、便利的交流合作,彼此瞭解,增進共識,為兩岸政治關係良性發展建立和諧穩定的社會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