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球體理論 兩岸須積累政治互信

http://www.CRNTT.com   2009-12-27 00:26:25  


 
  如何加強兩岸政治互信

  兩岸之間的政治互信首先要建立在各自的自信心基礎上。我們相信,無論任何政黨和領導人,只要是真正站在中華民族的、國家整體利益的基礎上,就一定會得到絕大多數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在今天的兩岸關係和國際政治現實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不計後果地採取片面改變現狀的行動。過去30年的兩岸風風雨雨已經證明,台灣方面沒有採取片面行動成功地改變兩岸政治關係現狀的能力,大陸方面也沒有不惜一切代價訴諸武力的主觀意願和必要。經過20年的交流合作,兩岸利益已經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維護兩岸和平發展大局才是兩岸關係的最佳選擇。在彼此充分瞭解自身價值和對方意圖和能力的基礎上,在相信交流合作會帶來穩定力量的認知基礎上,雙方的自信心都會逐步提升,雙方可以理性地、穩步地深化政治互信。同時又可以以強化政治互信來增進雙方自信,實現良性迴圈。

   1992年的“92共識”是在當時兩岸交流大門初啟的時空背景下雙方的最大政治公約數。在兩岸三通基本實現、兩岸經濟相互依存關係實現幾何級增長後的今天,兩岸民眾對雙方公權力的要求今非昔比,兩岸關係已經面對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比如兩岸共同治理的問題和台灣民眾要求擴大國際參與的問題,等等。為此,雙方需要進一步增進政治互信,而現階段的政治互信深化已經不能回避一個中國的具體政治含義問題。筆者認為,這個問題或許不是短期之內可以解決,需要有一個較長時間的磨合。在雙方已有的“法理一中”交集下,學術界直接的進一步對話或許可以先行一步。

  筆者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兩岸政治領導人以各自的方式進一步強調“同在一個中國屋簷下”等論述非常重要。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對兩岸政治關係的定位提出新的表述,他指出:“1949年以來,大陸和台灣儘管尚未統一,但不是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分裂,而是上個世紀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2008年8月26日,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公開表達了“海峽兩岸不是兩國關係”的政治立場。這些講話雖然未明確表明兩岸具體“是甚麼關係”,但至少已排除“國與國”關係,對於兩岸政治互信的強化來說,這些講話具有十分正面的意義。在兩岸關係進一步發展的今天,兩岸在政治上究竟是甚麼樣的關係,這個問題不可能完全回避。筆者長期以來一直認為,以“球體國家”理論來描述當前的兩岸政治關係,不僅形象易懂,而且能夠兼顧雙方主張的合理成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