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經濟趨勢 美國地位還不會被取代

http://www.CRNTT.com   2010-02-03 11:12:32  


美國經濟受金融風暴重創,但會逐步恢復。
  中評社台北2月3日訊/台灣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所教授周行一今天在《聯合報》登出文章“您想知道的經濟趨勢”。作者表示:“儘管迄今全球股市已大幅反彈,但前景似乎仍充滿不確定性,全球經濟火車頭美國是否能於二○一○年恢復榮景?中國大陸大陸能否隻手撐天,帶動全球經濟呢?甚或各國為了挽救經濟所注入的大量貨幣是否會造成另一個泡沫?這三個是大家共同的問題,我將在極短的篇幅內讓讀者瞭解,美國會緩慢成長、中國大陸大陸不可能成為全球的經濟救星、世界將有一段穩健的經濟成長期。”文章內容如下: 
 
  人類在二○○八與二○○九年經歷了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與經濟危機,感覺好像一夕之間財富不見了、工作消失了、都市死寂了,在危機肆虐的當兒,多數人是極度悲觀的,擔心這次危機會陷入如一九二九年的經濟大蕭條,全球經濟將六、七年翻不了身,不料就在二○○九年三月份,黑夜露出曙光,股市反彈,美元貶值、公司相繼取消無薪假。

  儘管迄今全球股市已大幅反彈,但前景似乎仍充滿不確定性,全球經濟火車頭美國是否能於二○一○年恢復榮景?中國大陸大陸能否隻手撐天,帶動全球經濟呢?甚或各國為了挽救經濟所注入的大量貨幣是否會造成另一個泡沫?這三個是大家共同的問題,我將在極短的篇幅內讓讀者瞭解,美“國會”緩慢成長、中國大陸大陸不可能成為全球的經濟救星、世界將有一段穩健的經濟成長期。

      美國將被中國大陸取代? 千萬別相信

  美國就像一個體質很好,但短期失調的身體,只要調整好了,就會再引領風騷。美國兩百多年來累積的實力,全球無出其右,她是最會利用現代科技提高生產力的國家;最具有創新活力,因此吸引全球最多的創投資金,事實上美國已從科技、服務的創新,演進為結合科技及服務的新商業模式創新,近年來的iphone及Google堪稱代表作;它有全球最穩定的民主政治,雖然法治嚴明,但人民自由,對人權的保護為立國精神之一,至今仍不遺餘力推動;在美國發生的一切對世界都有重大影響,這可以從美國書籍在世界各地傳播的程度看出;一個隨時反省、不斷產生新觀念、能突破思考框架的社會,才能在二○○九年選出第一位黑人(或者應該說非裔美人)總統,奧巴馬就職時,美國是歐美以白人為主的國家當中,第一個選出黑人總統的社會。所以如果有人說美國將開始走下坡,甚或被中國大陸取代,你千萬不要相信,這件事不會在幾十年內發生。

  不過美國的確短期失調,公私部門負債太高,需要花一些時間降低,高負債肇因於美國人入不敷出,太愛消費、企業舉債經營、政府預算赤字,顯現在外的病徵之一就是國際貿易長年大量入超,因此美國人沒有選擇,只能趁全球經濟逐漸穩定時降低支出、增加儲蓄,但這將造成世界經濟成長緩慢,而當中會受到嚴重影響的就是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大量出超 短期難變救星

  大陸雖有十三億人口,過去卻師法台灣以出口刺激經濟成長,所以中國大陸不僅是世界工廠,也是全球加工出口區,少了美國的進口,大陸只能靠自己成長,所以二○○九年大量投入國內基礎建設,二○一○年中共仍舊必須大量支出,才能達到百分之八以上的成長率。一個以出超為成長動力的經濟體,不可能短期間轉變成以入超來拯救別人的救星。儘管胡錦濤說過,中國大陸要從外向經濟轉為內向經濟,但這一定是一個緩慢的調整過程,因此二○一○年全球經濟不會因中國大陸而成長快速,只有與大陸產生較緊密貿易與投資關係的鄰近小經濟體(如台灣)會因中國大陸而受惠。

  這次金融危機來匆匆、去匆匆,是因為各國學到了過去處理危機的經驗,能及時穩住情勢,而且這次危機並未摧毀過去累積的大量財富,因此人類前所未見的創新能力將能不停誘發消費及支出,刺激經濟持續成長,而過去的經濟泡沫經驗應當也會讓各國政府在成長的過程中介入,所以未來應是一個較穩健的成長過程,短期間會迅速形成泡沫的機會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