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台灣熱錢滾滾 下個泡沫?

http://www.CRNTT.com   2010-02-26 11:33:16  


熱錢可以推高市場,但是抽走時也令人擔憂。
  中評社台北2月26日訊/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聯合報》“台灣熱錢滾滾下個泡沫?”。作者認為:一旦台灣“跟進採取反激勵市場措施,則新台幣匯率的再升值壓力,及復甦步伐的抑緩頓阻,可能就是不得不面對的新生議題了。”文章內容如下:

  眼見景氣復甦強勁,可能出現過熱跡象,巴西央行廿五日意外宣布自四月九日起將定期存款準備率,一口氣調高六碼。這是繼中國大陸、印度、美國之後,又一個以貨幣緊縮政策作為救市退場策略的國家。

  巴西央行同時也調整定期存款準備率,由百分之四調升到百分之八;尤其特別的是,在此項抽緊銀根的措施生效之前,將從三月廿二日開始先行加收附加費。這些緊縮銀根的措施,其實都比市場的預期,至少提早了一個月以上。

  事實上,跟台灣經濟關係較為密切的,是中國大陸的類似行動。中國人民銀行在一月十八日調高銀行存款準備率百分之零點五,是亞洲國家緊縮貨幣政策的第一槍,也比美國聯準會在二月十八日提高重貼現率兩碼之救市退場行動,更提早一個月,顯示中國政府抑制通貨膨脹,避免信貸失控與穩定經濟情勢的政策決心。

  為因應經濟海嘯衝擊,人民銀行在二○○八年底推出四兆元刺激內需方案,其結果導致資金大量流向股市及房市,吹漲了整個中國的資產泡沫。

  而這次除了抽緊銀根,人民銀行另外兩項配套措施,一是將人民幣兩百億元的一年期票據發行利率調高八碼至百分之一點八四三,高出預期四倍;同時透過廿八天期債券附買回交易,從貨幣市場回收兩千億元資金。

  這三箭齊發的行動,總共可能抽緊的市場資金規模,大約四兆人民幣左右,完全沖銷了四兆刺激內需方案所大力釋出的市場頭寸總額。

  從前述四國的行動看來,全世只都將劇轉進入調升利息新循環。

  依據過去經驗,一般央行升息前一個月,由於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都會帶動股市較劇烈的浮動,而且行情下跌機會較高。不過,一旦確定升息後,股市表現則相對較佳。

  二○○八年世只經濟海嘯乍起,由美英兩國帶動啟動的救市措施,其結果將象徵經濟主力的證券金融部門救活過來,但卻無助於解救製造業及商業服務業的衰退;反倒是這種過度財政手段,引發了先進國家嚴峻的國債信用危機,及資金極度過剩的信用浮濫泡沫危機。

  今天的國債信用危機,並非僅限在南歐一隅,而是遍及英倫、北美及亞洲的日本,也就是說有“國家主權”債信疑慮的先進經濟體,合計已經高占全世只GDP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弄得全球危殆與高度不安;而資金浮濫的情勢,更因為全球性欠缺投資機會,使資金溢流浮濫,竟至不可收拾,合併全球民生原物料短缺所致的物價膨脹疑慮,各國政府不得不緊急採取抽緊銀根,搶先救治金融信用二度泡沫危機,其實這正是為了導正二○○八年緊急救市激勵措施的不得不然之策。

  對台灣來講,雖然目前尚無“國家主權”債信的立即明顯危機情事,但是金融體系的濫頭寸,以及環伺在央行門口的五至八兆熱錢,猶梭巡覬覦不去;更何況,我們還有所謂景氣“黃紅燈即將轉為大紅燈的景氣過熱”信號閃爍在側,是否也會跟隨中印美巴諸國行動之後,採取有效管控資金浮濫泡沫問題,確是對主政當局決策智慧的一大挑戰。

  不過,一旦我們跟進採取反激勵市場措施,則新台幣匯率的再升值壓力,及復甦步伐的抑緩頓阻,可能就是不得不面對的新生議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