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別把“紅段子”搞成文化運動

http://www.CRNTT.com   2010-03-01 13:38:38  


 
  這種以運動的方式催生文化,導致的無非是一些畸形誕生或者成活率並不高的產品,就像懷胎五月就要對一個孕婦進行刨腹用手術那樣。這不但達不到文化本身的目的,反而會給後人落下笑柄。在做這件事情時,我們至少要認清這麼兩個問題:

  一是:文化運動應該得到民族或者民眾的認同;二是:文化運動與社會運動是兩回事情。現在,我們一些當局者想要幹一些事情,往往會打著文化的牌子來出招,根本不知道百姓喜歡不喜歡這東西,更別說知道百姓的心裡是怎麼想的了,實質上,他們在乎的只是運動,並從運動裡收益,也便在實際動作的過程中將所謂的文化丟在了一邊。在這裡,我們先不說“紅段子”是不是得到了百姓的認同了,僅憑當局者提出的“主流文化的缺位”試圖通過流行“紅段子”來彌補這一基調,就覺得十分可笑了——主流文化的話語權的缺位或者沒市場,那麼黨和政府就應該出面來解決,而不是僅靠老百姓在自己的手機上發“紅段子”!

  再就是,文化運動與社會運動我們的前人早就將其說明白了:文化運動與社會運動本來是兩件事,有許多人當做是一件事,還有幾位頂呱呱的中國頭等學者也是這樣說,真是一件憾事!文化運動到底內容是些什麼呢?我敢說是文學、美術、音樂、哲學、科學這一類的事。社會運動底內容是些什麼呢?我敢說是婦女問題、勞動問題、人口問題這一類的事。(見胡明編選《陳獨秀選集》)

  關於這個問題歷史上給我們的經驗教訓已經很多了,最典型的就是“焚書坑儒”( 雖然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並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成功;但不利於國家長治久安,不利於社會發展,鉗制了當時人們的思想,並且手法殘忍,殘暴。讓秦始皇、丞相李斯所始料不及的是它加速了秦朝的滅亡)和獨尊儒術(它對歷史的負面影響卻也同樣不容忽視,像專制“大一統”的思想固然能夠增強民族之間的凝聚力,但同時卻也將專制集權推向了登峰造極之地步;大家族的生活方式雖然的確成為超穩定社會之基石,但同時也使得人治政治成為兩千年不變之定式;至於漢武帝時代連年不斷的戰爭與攻伐,則更是造成了社會動蕩、民不聊生之惡劣後果,其間利弊得失,自是一言難盡)。還有離我們很近的“五四新文化運動”雖說給我們帶來了無比豐碩的文化成果,但其危害是讓我們很多人與古文化直接斷奶,可以說在百年前就造就了我們今天的所謂“國學熱”。以及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搞的一些文化運動都為我們提供了經驗教訓,我們都應該從中總結得失與成敗。

  孔子說:“應好德如好色,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這句話翻譯成我們今天的大白話就是,應當喜好美德(德政)如同喜好美色,我沒見過喜好美德(德政)如同喜好美色的人。孔子的意思是,人的欲望是人的合理要求,是人的本性,只不過要做到節制就可以了。我看到,在此次的“紅段子”運動中,我們很多人把網絡文明一味地當成了“紅段子”,最近一期的《南方周末》有報道如是說:“正在謀劃中的宏觀網絡文明(“紅段子”)產業發展中心將如何收益與分配,鑒於整個詳細的方案還在審批過程中,本報記者未能得到明確的回覆。一位業界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中央著力推行,經費不在話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