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人口大國 邁向人才大國

http://www.CRNTT.com   2010-03-09 09:01:27  


要想成爲人才大國,就應該給人才以足夠的尊嚴。
  中評社香港3月9日訊/“近些年來,除了作為“顯學”的經濟學、部分應用型技術和部分文藝門類之外,中國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人才成長環境並不令人樂觀,也可以說存在著相當的隱憂。知識界、文化界、科技界、教育界的官本位制以及與此配套的待遇福利制度的存在,急劇的社會轉型和財富分配的失衡,誠信原則的貶值和商品交易法則對科學教育學術的侵蝕,一夜暴富、成名暴富的範例和社會風尚中的拜金傾向,弄虛作假抄襲剽竊和官員以權力謀取學歷、學位、學銜的作法大量孽生等等,都在直接或間接阻隔著人才健康成長的渠道。”資深評論員秦曉鷹今天在《大公報》發表文章“從人口大國邁向人才大國”,提出自己的看法,文章內容如下: 
 
  如果給你這樣兩道試題,“中國最不缺少的是什麼?”和“中國最缺少的是什麼?”要求是:兩道題的答案必須相同。你會怎麼回答呢?

  你可能會稍加思考或者完全不用思考就說出了答案──“人”。

  當你被恭喜“答對啦”的時候,當大家為這個看上去有點像腦筋急轉彎的問答逗得哈哈大笑的時候,卻無意中觸及到了一個關係到國家未來的大問題。那就是怎樣才能把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人才大國。

     在人才上要捨得花錢

  不久前,中國最高決策層審議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把培養和造就大批與中國的發展相匹配的人才問題,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俗語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把“樹人”的事情,壓縮到2010─2020年的十年之中,可見規劃的制定者對此事的急切與焦慮,這也使得此項“規劃”不僅具有了戰略高度,而且具有相當的現實緊迫性。這項“規劃”的真正亮點是以務實的精神,加大了實施力度和可操作性。具體說來,就是首次提出要實行人才投資優先。換言之,即在人才上要捨得花錢。如果我們把這一規劃與最近連續出台的“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和“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視作一個整體的系統工程,就會明白:中國為打造“創新型國家”和迎接“後金融危機時代”的到來,正在進行著精心扎實的準備。加大人才培養的資金投入的確十分必要,但筆者同時以為,如何創造一種人才成長的社會環境和制度環境同樣不可或缺,甚至更為重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