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謹防本輪房價調控再變“空調”

http://www.CRNTT.com   2010-03-11 08:44:26  


 
  文章認為,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表面上是房價問題,背後實際上隱藏著中央與地方的博弈問題——在現在的中央與地方的利益分配中,地方政府高度信賴與房地產相關的收入。中央如果搞打壓,那麼嚴重依仗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怎麼辦?例如,去年上海賣地收入992.63億,在今年上海市“土地財政”預算中,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又將達到900億元的歷史新高,這些錢的用途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北京的情況也大同小異。除非中央能夠回答地方財政的問題,否則打壓房地產將只是一場鬧劇,而且是一出改版的鬧劇。

  除了房地產與地方財政的原因,目前樓市的供需形勢也將支撐較高的房價。目前處於觀望狀態的開發商還擁有樓市供需失衡的優勢,有跟打壓對抗的資本。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上海商品住宅供應面積僅為22萬平方米,環比1月73萬平方米的供應面積下降近7成,同比下滑幅度也達到了67%。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上數據顯示,截至3月1日,北京可售商品房住宅存量為88479套。這是自2006年5月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開始統計商品房存量房源以來,可售商品房住宅存量首次不足9萬套。顯然,許多大城市已經沒有太多房子賣了,不管是投資、投機還是剛性需求的旺盛,供不應求必然導致高房價。

  文章指出,高房價雖然被千夫所指,樓市資產泡沫也是比較明顯的,但大城市的房價卻始終僵持在高位沒有動搖,而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仍呈繼續上升之勢。總之,儘管中央有心調整高房價,地方政府也是隨聲附和,但如果不解決地方政府高度依賴賣地的局面,不從房屋供給方面大做文章,那麼所謂的打壓政策其實是有心無力的,很可能又將是一場改版的“空調”。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