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世博會,國家舞會

http://www.CRNTT.com   2010-05-06 14:43:27  


英國希望通過蒲公英館展示一個創新國家的形象。
  中評社北京5月6日訊/八年籌辦,中華民族的世博夢終於在上海實現。《南方周末》日前刊載文章“世博會,國家舞會”指出,一個13億人的熱氣騰騰的巨大市場,誰願意錯過?那可是許多國家兩百年來的夢想之地;世界各國忙著將自己打扮成理想的模樣,盛裝參加在上海舉行的這場同台秀。內容如下:

  “死”了都要來,這就是上海世博。

  冰島正是這種魅力的注腳。金融危機襲來,這個GDP不足200億美元的國家陷入“國家破產”的噩夢,原定來華簽署參展合同的冰島國家政府代表一度無法成行。

  但冰島依然排除萬難來了。儘管參展方案大幅修改,預算壓縮了一半至200萬美元,其中2/3政府補貼,1/3企業贊助。

  困境中的冰島人,將復甦的希望寄托在中國身上。他們希望通過參加世博,為冰島獲得一個重振本國經濟的機會。

  的確,有誰願意錯過這個13億人的巨大市場?連美國都不能。

  雖然此前作為金融危機源頭和受災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美國能否最終在上海世博亮相也一度存在疑問,但4月7日,美國已正式宣布凑齊了全部經費。

  與上百個國家一起,美國趕赴上海世博會這個大秀場。

“一切都要最好的”

做一個叫“德國”的品牌,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短跑

  對參展的國家來說,這一次的世博經費,可以看做是對中國13億人口的廣告費。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幾乎所有國家都宣稱這是它們參與世博會歷史以來投入財力、人力、物力最大的一次。

  為了存在僅僅184天的世博會,各國似乎都下了“血本”,打造以自己國家名字命名的品牌。

  西班牙稱其投入5500萬歐元,相當於5.5元億人民幣(西班牙場館面積7000平方米,這樣的造價可以打造兩個同樣面積的五星級酒店);德國5000萬歐元,英國2000萬英鎊,而沙特館以6100平元米、10億元人民幣的造價推出了一艘沙漠中的“月亮船”,他們還稱上限不封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