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只有開放土地 方可解開房市死結

http://www.CRNTT.com   2010-06-06 07:38:27  


  中評社北京6月5日訊/“4月中旬開始的房地產調控,似已處於相當微妙階段。繼續調控嗎?地方政府阻力重重,中央政府也顧慮重重……”《中國經營報》昨天登載秋風的評論文章“只有開放土地 方可解開房市死結”,內容如下:
  
  4月中旬開始的房地產調控,似已處於相當微妙階段。繼續調控嗎?地方政府阻力重重,中央政府也顧慮重重。如果房屋價格果真掉頭向下,不光經濟增長難以為繼,金融系統也將面臨巨大風險。停止調控嗎?如果房價回頭又瘋狂上漲,只怕民衆反響更加強烈,而金融與經濟系統積聚的風險將會更為嚴重。

  受困於此,決策部門出台政策小心翼翼,比如貨幣政策當局就始終只在邊邊角角上想辦法,而不敢設想調整利率,即便整個宏觀數據已經提示有必要調整利率。

  決策層之所以如此小心,因為在中國市場環境下,房價具有抽風的特征,與當年中國股市一模一樣:價格上漲過程十分暴烈,價格下跌過程也十分殘酷。猛漲,當然人人皆大歡喜,但稍不小心觸動某個機制而引發暴跌,其後果則不堪設想。從這個角度看,不光是整體經濟結構,就是經濟決策者,也被房市挾持了。

  那麼,房地產價格何以呈現出如此非理性態勢?一個原因是政府長期奉行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不過,寬裕貨幣本來是可以有多種流向的,比如在晚近世界經濟史上,大多數技術創新潮似與寬鬆貨幣政策有關。而在中國,寬鬆貨幣政策並沒有收到這種可取效果。原因似乎是,持有廉價貨幣的人會優先選擇湧入房市。他們之所以做這種選擇,理由並不複雜:在現有制度環境下,房地產升值的潛力最為巨大,最值得進行投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