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支付寶會被“掐死”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6-24 10:34:34  


 
  管理者為何熱衷於讓企業“辦證”? 

  向上級交差的憑證、尋租舞弊的工具

  中外經驗表明,實際能夠從管制中獲益的,更多是被管制行業的廠商、相關利益方,以及政府管制機構本身。而絕不是消費者。如果利益的分配和配置最終由權力來決定,那麼權力就會帶來審批、審批必然帶來尋租、尋租就會帶來嚴重的腐敗行為。這是當今中國各種權力機構中官員腐敗案件的通行模式。 如果這種分配利益的權力產生機制得不到有效監督,那麼絕對的權力就一定帶來絕對的腐敗。

  這些許可證真是“舉足輕重”的嗎?

  1.虛張聲勢的“大限”:2008年,廣電總局聯合工信部發布《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並規定視聽節目網站必須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規定一出,國內視頻網站企業噤若寒蟬,但隨後,在眾多力量的介入和游說之下,主管部門對原有的民營視頻網站網開一面,既往不咎。而這些新規前已存在的民營視頻網站,虛驚一場,熬過了驚心動魄的一個月。

  2.事與願違的標準:過去在冰箱、彩電、DVD、汽車等領域曾經設置的准入標準,最後大部分被證明事與願違,很多符合准入標準的企業被市場淘汰,一些具有創新精神的小企業曲線進入,最終成為行業的領軍者。

  既然無法幫助行業健康發展 行政手段就不可取 

  政府過度管制的危害

  首先,由於管制排斥市場潛在進入者,因此,市場缺乏競爭的後果就是造成資源配置的效率損失。其次,管制也容易形成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它包括以接受管制為條件的現有市場的廠商,也包括管制者自身。後者憑借管制權力,極易產生腐敗。第三,過度管制,比如辦什麼事都要政府審批,還會加大市場交易成本,壓制企業家精神,導致社會創新嚴重不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