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顧准的絕望之望

http://www.CRNTT.com   2010-07-10 09:21:42  


 
  被老友陳易稱為“英雄肝膽,兒女心腸”的顧准,此刻幾乎只剩下這唯一的一個心願了。他的另一個心願——完成宏大的研究計劃,已無法實現。但不能再寫作,是沒有法子的。再見子女一面,總是可以想辦法的吧?這個念頭如此的強烈,以至於顧准咬緊牙關,又做了一件違心的事。 

  在顧准被確診為癌症晚期後,在他朋友們的強烈呼籲下,經濟研究所決定給他摘掉“右派”帽子,但前提條件或者說必須履行的手續,則是在一張預先寫好“我承認,我犯了以下錯誤……”的認錯書上簽字。這對顧准,無異奇恥大辱,同樣將死不瞑目。因此,盡管來人反複說明,他們完全出於好意,顧准仍倔強地表示,承認錯誤是萬萬不能接受的。他不需要、也不在乎摘什麼帽子。但是,當他聽朋友們說,“如果你摘了帽,子女們就會來看你”,顧准忍痛含淚用顫抖的手簽下了這個死都不肯簽署的文件。他流著淚對駱耕漠、吳敬璉說:我簽這個字,既是為了最後見見我的子女,也是想,這樣也許多少能夠改善一點子女的處境。這可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顧准的這份痴情實在感天動地,就連經濟所“革委會”的負責人也動了惻隱之心,去信給顧准的幼子,要他們來醫院護理。 

  然而得到的答複是:不來,不來,就是不來!顧准的幼子顧重之(一個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回信說:“在對黨的事業的熱愛和對顧准的憎恨之間是不可能存在什麼一般的父子感情的。”“我是要跟黨跟毛主席走的,我是決不能跟著顧准走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採取了斷絕關系的措施,我至今認為是正確的,我絲毫也不認為是過分。” 

  他們終於一個都沒來。恩斷義絕,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顧准的家庭悲劇,無疑是當時千萬個家庭悲劇之一例;與“有問題”的父母“劃清界綫”,也是當時帶有普遍性的一種行為,而且受到肯定和鼓勵。問題是,並非所有“黑幫”、“走資派”、“三反分子”、“牛鬼蛇神”的子女配偶,都跟他們斷絕關系。劉少奇的沒有,鄧小平的沒有,陳寅恪的沒有,錢鍾書的沒有,我認識的一些人也沒有。就算聲明“劃清界綫”、“斷絕關系”,也不過是明斷暗不斷,或者在運動初期揭發批判,運動後期又重返家庭。至少,在其彌留之際,總要來盡點人子的義務。正如顧准悵然慨嘆的:“人都快死啦,還怕受什麼影響?”像顧准子女這樣“絕情”的,還真不多見。 

  原因究竟何在?是他的子女不好嗎?不是。顧准曾對他的“小朋友”徐方(咪咪)說:我的子女,那可是叫花子吃老鴨——個個好哇!是他們當真來不得嗎?也不是。軍宣隊發了通知,經濟所“革委會”也希望他們來,政治上還能有什麼問題?再說顧准的告別儀式,長女顧淑林和長子顧逸東也去了麼!難道活人見不得,死人就見得?到醫院去護理病人是“劃不清階級界綫”,參加告別儀式就是“階級立場堅定”?講不通嘛!那麼,是他們和父親沒感情嗎?更不是。顧准是不怎麼管家顧家。早期工作忙,沒時間;後來當右派,沒資格。何況被隔離審查和送去勞改又有好幾次。但不等於子女們就從未得到過父愛,更不等於對他們父親的死活就無動於衷。參加告別儀式那天,顧淑林和顧逸東特意提早一個半小時趕到協和醫院,等著向父親的遺體告別。儀式結束後,姐弟兩人抱頭痛哭,“心中的哀傷難以言傳”。事後,顧逸東把一切責任都攬了下來:“過去的事情,都是我這個做兄長的責任,請求世人不要責怪我的弟妹。”可見,他們既非無情無義之人,也非品質惡劣之人,然而他們的所作所為卻又實在難以讓人接受和理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