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罷工潮與中國的轉型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0-07-07 09:08:38  


 
政府推動技術提升是關鍵

  但要提高勞動者技術就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尤其是政府。政府單方面給勞方施壓或者對資方施壓,都不能求得問題的解決。政府需要為資方提供技術條件,要為勞方提供提高技能的動力。這里,教育改革是個關鍵。多年來,中國工業升級不能實現,和勞方的低技術有很大的關係。很多地方在三十多年前開始使用農民工,三十多年以後的現在還在使用農民工。這不能不說是政府的責任。一方面培養出大量的大學畢業生,但同時大學畢業生學無所用。大學生和農民工的工資水平拉平,絕對不是正常現象。另一方面,無論是外國的技術還是本國的技術,在中國很難轉化成為產品核心技術,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技能工人。同樣是一個技術,在日本、德國等國生產和在中國生產,附加值要差數十倍。高技術水平推動產業升級和工資水平的提高。就整個國家而言,勞動者技能的提高,主要取決於教育改革。最近的中長期規劃,強調國家補貼的職業教育和高教結構內容的合理性,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關鍵還是在於落實。

  罷工潮的出現,表明中國已經處於一個經濟和社會的轉折點。不過,這個轉折點絕對並非是一些人所希望的線性的上升,也可能是回覆到從前或左或右的局面,要不就是對資本的控制,要不就是對勞工的控制。如何處理罷工潮而求得政府、資方和勞方三贏的局面?在中國的政治環境中,政府的作為是關鍵。從社會經濟發展的政治層面看,日漸興起的社會力量,對於希望通過改革,化解當前經濟社會矛盾的中央政府而言,是一種有利的助力。罷工潮中湧現的新一代青年產業工人,不僅不會威脅社會長期穩定,反而可以成為中國政府推進經濟轉型和社會正義的動力。這當然不是說執政黨應該全面鼓勵罷工,但至少不應該將其看作是“維穩”的目標。

  廣東省不將罷工視為社會不穩定的“群體性事件”做法,是非常理性和富有遠見的。如果一味站在資方和GDP的角度予以打壓,就一定會導致更深層次的危機。相反,如果把工人的呼聲逐步納入制度化的表達渠道,並予以合理承認,執政黨的地位就會更加穩定。長期看來,隨著新一代工人登上歷史舞台,中國產業工人自發組織能力必然會逐步增強,中共和政府也必須要思考,如何與這些新生的社會力量形成良性共生關係,在推進改革、協調各方利益的同時,控制各方面暴力傾向,以求在經濟增長、社會穩定和公平正義中尋找一個平衡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