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轉型必須跨越五座山

http://www.CRNTT.com   2010-07-12 07:53:08  


 
  第四座山是調收入。結構調整的目的是為了保持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而這種發展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又都是為了增加人民群眾的的勞動收入與財產收入。因此,經濟結構的轉型必然伴隨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或者可以反過來說,沒有收入分配結構的全面調整,結構轉型也將很難獲得成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次的結構轉型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的第二次變革,正因為其意義如此重大,因此其難度也會無比之高,甚至會遇到來自既得利益集團的頑強阻擊與反抗。國進民退的現象必須改變,國有企業壟斷國家主要資源的局面必須調整,資本市場單純“圈錢”不講回報的“造富機制”必須拋棄,整個社會的合理與有效的分配機制應該在轉型的過程中不斷地加以調整和完善。中國的兩極分化問題已經發展到了臨界點,再分化下去就將釀成大患。在結構轉型的所有方面,調整收入分配制度可能最為複雜也最難實現,但這是一個關乎子孫萬代的宏偉基業,在這方面無論如何也不能再有絲毫的鬆懈與怠慢。

  第五座山是變環境。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應該在一個共同的、公平的環境下展開競爭,否則,民營企業就永遠也無法與國有企業競爭,中小企業也就永遠也無法做大多強。現階段中國經濟的最主要問題是國有壟斷,這種壟斷既妨礙了競爭也降低了效率。國有企業不僅壟斷了資源,而且還壟斷了上游產品的價格;更為重要的是,國有企業還壟斷了金融機構配置的絕大部分金融資產。無論是貨幣政策緊還是鬆,國有企業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得到銀行貸款,而中小企業特別是第三產業大都既是民營企業又是中小企業,因而都很難得到必要的信貸支持,這也是最近幾年第三產業遲遲得不到較快發展的主要根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調整經濟結構與其說是調整經濟發展方式,不如說是調整經濟體制模式,是要建立一個全新的市場體制、市場機制與市場環境,以便讓所有企業都能夠在這樣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中展開充分和有效的競爭。 

  文章最後表示,五座大山就是五道門檻,每一座高山的跨越都會充滿艱難和坎坷。在這個過程中,新經濟增長點的形成和新興產業群的建立必須給予格外關注,不如此,即使解決了中國經濟結構扭曲和產能過剩的問題,中國經濟發展潛力與發展後勁的問題也仍然難以解決。這既是中國經濟新征程的開端,也是全新經濟增長模式的開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伴隨著曲折和陣痛,但卻代表著中國經濟的方向、希望和未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