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貧富差距 不會自動縮小

http://www.CRNTT.com   2010-09-05 10:11:54  


貧富差距問題在商業社會必然出現,問題在於政府如何適當控制。
  中評社台北9月5日訊/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謝世民今天在《中國時報》發表文章“貧富差距不會自動縮小”,作者表示:“一廂情願的態度是有問題的。諸多經驗研究顯示,在全球化的今日,經濟復甦不會“自動地”縮短貧富差距,政府若沒有更積極的作為,貧富差距很可能會在復甦中擴大。要徹底解消人民心中的疑慮,政府必須務實而有所行動,而不是更多口頭上的宣示和保證。”文章內容如下:
 
  “行政院主計處”和“內政部”近日公布的統計數字中,去年台灣家庭所得差距的倍數,相較於過去而言,有惡化的跡象(從前年的六.○五倍上升到去年的六.三四倍,史上次高),低收入戶和人口今年第二季也創新高,貧富不均的問題再度成為社會大眾嚴重關切的焦點。 

  面對這樣數字,想像“總統”和“閣揆”向我們表白說:“不論經濟衰退或是復甦,政府都沒有辦法改變‘所得分配差距將逐年惡化’的趨勢。”或者說:“不,我們有許多辦法,但是我們不願意採行。”或者想像他們說:“不,我們有辦法,而且我們要馬上實施。” 

  最後面那項回答應該是大家都希望聽到的,所以他們也說了。不過,許多人(特別是落在分配底層的所謂“輸家”)心中應該還是會問:政府真的知道什麼辦法有效嗎?即使知道了,政府真的願意實施嗎? 

  為了要解除這些疑慮,“總統”和“閣揆”在各種場合向社會大眾信心喊話,“行政院副院長”陳冲也立即召開“改善所得分配專案小組會議”,提出“七點策略方向”,作為因應之道。“行政院”是否會依照這些策略方向,調整所得分配的機制(如租稅改革),外人不得而知,但是各大報的社論來看,輿論界並不樂觀,皆認為只是舊口號的重新組合:針對分配正義問題,政府似乎缺乏重大改革的意志,仍然一相情願地以為“經濟復甦之後,貧富差距將可縮短”。 

  這種一廂情願的態度是有問題的。諸多經驗研究顯示,在全球化的今日,經濟復甦不會“自動地”縮短貧富差距,政府若沒有更積極的作為,貧富差距很可能會在復甦中擴大。要徹底解消人民心中的疑慮,政府必須務實而有所行動,而不是更多口頭上的宣示和保證。所謂“行動”的意思,我指的是:政府應該去創設新制度或建立新機關來達成“縮小貧富差距”、落實“社會和經濟正義”的目標。 

   一般法政學者都很熟悉,為了要解消人民擔心政府權力過大而侵害個人基本自由的恐懼,制憲者採取行動,賦予人民享有基本自由的權利,而且把這些權利訂在“憲法”中,不容立法和行政部門逾越。這就是一種政府向人民“釋疑”的典範。當然,就社會經濟正義而言,“憲法”層次的保障也許不必要,但是,政府至少要有一個獨立的部門(如正義理論大師羅爾斯所曾設想的那般),其任務就是去調節資源分配,以縮小貧富差距、提升底層人民的機會和人生前景為目標。這種轉移和分配部門的獨立存在,就是政府向社經底層人民公開展示的自我約束,保證它的施政不會劫貧濟富,向優勢階級傾斜。如果馬英九為了因應警紀敗壞、法官收賄所爆發的貪腐危機,展現魄力,準備成立廉政署,那麼,要防止貧富差距日趨惡化,轉移和分配部門的建立應該也有其必要性。 

   不可否認,這種轉移和分配部門要如何設計才能達成其任務,有待詳細分析。以目前新通過的政府組織架構為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或許是一個可以承擔這項任務的單位,雖然獨立性恐怕不足,不過,作為一個新制度設計的起點,仍然值得嘗試。必須強調的是,這種轉移與分配部門能夠達成任務,條件之一是有堅實的社會科學知識為後盾,因此政府亦應更聚焦地鼓勵學術界去研究和累積“實現社會正義所需要的科學知識”,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