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菅直人時代”充滿不確定性

http://www.CRNTT.com   2010-09-15 08:51:32  


 
  這場旨在爭奪黨內主導權的鬥爭被輿論稱之為“橫綱的對決”(橫綱是日本相撲運動員的最高級)。雖然民調結果傾向於菅,地方議員等“地方票”被認為是菅的資源,但國會議員等“中央票”則被認為是小澤的“票田”。唱票的結果,儘管菅斬獲了壓倒多數的選票,但在“中央票”上僅領先於小澤區區6票的“意外”事實,微妙地折射了選戰的驚心動魄。

  在選舉開票前的政見演說中,菅首相表態說:“民主黨的原點是參與型民主主義與自由的討論以全員參與型的內閣實現真正的政治主導。只要有國民的信賴,便能突破僵局。”可實際上,誰都知道,日本的僵局有多難突破。整整一年前,民主黨政權實現了歷史性的更替,在金融危機所帶來的空前肅殺中高調登場。雖然在打碎官僚主導、重建政治主導和民生政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遠未找到經濟增長的鑰匙,危機依舊;儘管拼命開源節流,巨額財政赤字卻愈演愈烈;因“黑金政治”問題積重難返,政治現場損兵折將;歷來被看成戰後日本對外關係基軸的日美關係,因沖繩基地遷移問題久懸不決,在《日美(新)安保條約》簽署50周年之際,同盟維繫的鏈條已明顯鬆動……而所有這一切,使國民在面對這個自己以選票所選擇的新政權時,至今仍未能打消心中的疑慮,這直接反映在內閣支持率上:儘管菅直人經過一番努力,暫時贏得了“V”形上升,但難保此後不重蹈“A”形覆轍。前財務省資深官員、被稱為“日元先生”的榊原英資警告說:日本經濟已經駛過日元對美元升值的策略容忍階段,如放任其繼續飈升的話,明年3月(日本上一年度的財政決算月份)以後,對出口的打擊將全面顯現,將意味著新一輪更嚴重的經濟蕭條。

  菅直人當然明白危機的所在,也不乏明確的問題意識。他主張既不走自民黨傳統路線——以公共事業拉動景氣的“第一條道路”,也不走新自由主義“市場原教旨”傾向的“第二條道路”,而要面向所謂“第三條道路”,即在老年人療養、看護等領域上下工夫,孕育新興產業,創造就業機會,擴大雇傭規模,以期帶動經濟增長,同時檢討上調消費稅以平衡政府開支。日本的高齡少子化和持續性通縮等難題棘手,幾無先例可資借鑒。任何政府面臨這等空前的矛盾,無疑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摸索、試錯,找到問題的症結所在,對症下藥。而“後小泉”以降4年時間連續四屆政權,無論其主觀意願如何,客觀上均未能確保施行有效改革措施的執政時間,在國際社會也削弱了日本的存在價值和影響力,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對此,不僅日本的精英層和廣大國民怨聲載道,在執政黨內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識——不可重蹈自民黨時期首相走馬燈遊戲的覆轍。應該說很大程度上,正是這種共識規避了在此番選舉中一年三任首相之尷尬局面的出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