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從驅逐吉卜賽人看“法國之惑”

http://www.CRNTT.com   2010-09-25 11:13:31  


 
  法國人長期的治安恐懼

  根據薩科齊的描述,羅姆人的非法聚居地是毒品犯罪與賣淫活動的溫床。在普通法國人眼裡也似乎如此。那麼法國的真實治安情況到底如何?

  中國媒體曾經廣泛關注今年6月20日爆發的巴黎華人美麗城大遊行。起因就是該地區頻頻發生的偷盜和搶劫案件,讓一向逆來順受的華人也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憤然起來維權,要求法國政府和警察當局加強治安力度,保護敏感地區的居民安全。

  這次遊行在法國媒體上深受重視,被大幅報道,原因就是治安讓大多數法國人也感同身受。筆者粗略統計過,從去年至今一年間,至少有10來位身邊的朋友在巴黎曾經有過被偷被搶經歷,不論大家居住的地點,也不論出行的時間。

  當然會有人認為華人多數住在貧窮落後的敏感街區,或者華人遊客喜歡前往治安不佳的旅遊景點。但一位法國朋友則給筆者描述過她的感受和遭遇。她家住在巴黎左岸的榮軍院附近,毫無疑問這屬於最繁華最熱鬧的住宅區之一。有一天,她的女兒在回家路上遭到搶劫。去報案時,警察竟然說,你怎麼能在晚上9點後單身走在街上,尤其還帶著包。

  這位朋友如今住在北京東直門附近的小胡同裡,即使是深夜,她也不用擔心回家安全。她說巴黎最多也就4百萬人,北京卻是1千多萬人,給她的感受完全不一樣。

  在這樣的背景下,就不難理解2007年法國總統大選中,多數法國人會投票給主打“移民”和“治安”牌的右翼候選人薩科齊。薩科齊上台後,在全國推出了一系列嚴厲措施以打擊犯罪,然而事實證明效果寥寥。

  根據法國內政部長的說法,法國五分之一的犯罪與羅姆人有關,但他沒給出具體數據,難以使人信服。至於其他五分之四是什麼人,恐怕他不敢說出普通人的觀感———更多犯罪牽涉的是阿拉伯移民後裔。北非裔和阿拉伯裔在法國社會的強大勢力,讓任何想提及他們的政客都得顧忌三分。

  羅姆人顯眼的民族服裝、獨特的流浪氣質、特殊的文化傳統,以及種種圍繞在他們身上的傳聞,顯然與當地人格格不入,很容易被人當成社會治安的替罪羊,況且歷史上不乏先例,最有名的當屬納粹把羅姆人與猶太人一並送入集中營,進行大規模屠殺。羅姆人的擔憂也正是此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