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薛湧:中國政治改革中知識界的缺位

http://www.CRNTT.com   2010-11-02 08:55:44  


薛涌
  中評社北京11月2日訊/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表示對“十二五”政治改革要“積極穩妥推進”。政治改革經過長期沉寂後一時間又成為熱門話題。新加坡《聯合早報》昨天登載薛湧的文章“中國政治改革中知識界的缺位”,內容如下: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表示對“十二五”政治改革要“積極穩妥推進”。政治改革經過長期沉寂後一時間又成為熱門話題。

  此時之所以提出“政治改革”,和中國在三十年的經濟奇跡之後出現巨大的貧富分化、分配不公等不穩定因素有重大關係。在本質上,這種改革和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的改革一樣,是由危機所促發的。但是,這兩輪改革有一個重大的不同:在三十年前,知識界是改革輿論的主力,比如在市場經濟理論的普及、民主自由價值的傳播等方面,自由派知識分子還是有相當的建樹。但在如今的政治改革討論中,很難聽到自由派的建設性聲音。似乎一切都是政府在那里推動。顧名思義,政治改革是對政治權力和權利的重新界定。如果這種改革全由政府壟斷,那麼對改革所能結出的果實就很難抱太大期望。

  對知識界在政治改革中的缺位,可以有許多解釋。比如,政治問題比較敏感,不像經濟問題那樣具有比較寬鬆的輿論空間。這些外在制約不能歸罪於知識界本身。但是,畢竟互聯網時代的大眾傳媒技術和空間比1980年代要大得多,知識界本身的信息條件(如對國外思潮的接觸、外語水平的提高、乃至成群結隊的海歸博士所帶來的學術訓練等等)也今非昔比。知識分子在政治改革這麼關鍵的問題上幾乎啞然無聲,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的。因此,我們對知識界內部的問題必須進行反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