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費孝通與中國文化自覺

http://www.CRNTT.com   2010-11-02 13:31:38  


 
链接:

费孝通与右派朋友

  1957年反右运动,费孝通被错划为中国著名的大右派,同样也是人类学界、民族学界的著名五右派(吴泽霖、潘光旦、黄现璠、吴文藻、费孝通)之一。 

  费孝通一生,都曾与另外四个大右派:吴泽霖、潘光旦、黄现璠、吴文藻有着特殊的关系。费孝通写过一篇《纪念吴泽霖先生》的文章,说明他与吴先生相识于西南联大,1950年的中央访问团“民族识别”,1956年的民族调查,费孝通与吴泽霖都在一起共事或保持工作联系。1952年-1956年两人又同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授,共事四年;潘光旦与费孝通是师友关系,自然特别亲密,互相搀扶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在潘光旦寂寞的晚年,曾在在病床前陪伴潘光旦一年,潘光旦咽气前,费孝通把老师拥抱在怀中,哀叹“日夕旁伺,无力拯援,凄风惨雨,徒呼奈何”,直至老师停止呼吸。

    费孝通与黄现璠相识于1951年的中央访问团,费孝通任中央民族访问团中南访问团代理团长;兼任广西分团团长,黄现璠任广西分团副团长。1956年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费孝通与黄现璠都是调查组的负责人。费孝通与黄现璠又同是全国人大民委委员。1958年2月1日,全国人大一届五次会议作出了“罢免费孝通、黄现璠、欧百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职务”的决议。1980年第一届中国民族学学会成立。十一个顾问中有四个大右派:分别是吴泽霖、黄现璠、吴文藻、费孝通。

  费孝通与吴文藻也是师友关系。被打成右派后,吴文藻夫妇,潘光旦和费孝通爱散步,傍晚时分,总能看见这四个人分成两组到校门外散步,那些不知青红皂白的小学生争相围观,呼叫那个大胖子(费先生)是右派人物,还在后面向他们扔石头。费先生曾说:“失去知识分子等於失去民心。”文革期间,吴文藻夫妇、潘光旦和费孝通在中央民族学院二号楼翻译《世界史》和《世界史纲》,这是他们四人最后的相聚时光。之后,费先生曾被调离中央民族学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过,平反以前连一张书桌都没有。改革开放时期,有人曾建议费先生回中央民族学院(后改为大学)担任院长,遭到学院那些左派人士的反对,就是他们把费孝通打成右派的,害怕费先生回来清算旧账。忆往昔,潘先生在1967年逝世,黄先生在1982年逝世,吴文藻在1985年逝世,吴泽霖在1990年逝世,费先生在2005年逝世。二十世纪,这些硕学大师多被错划为中国著名的大右派,随着他们的相继去世,当今中国人类、民族学界还有“大师”否? 当温家宝总理感叹四周无人可用而发出“大学要出大师”的呼唤时,足知其微言责备了。

费孝通与孟吟

  1939年,经大哥费振东介绍,费孝通结识了刚从印尼回到昆明的因参与华侨爱国运动被荷兰殖民政府勒令出境的孟吟女士。二人一见倾心,不久便在昆明结婚。此后55年,孟吟与费孝通相携相依,载浮载沉,同甘苦,共患难,相伴终生。   
  此后几十年时间里,在孟吟相依相伴、相爱相慰之下,费孝通先后写出无数颇有影响力的社会学论著,並成为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毋庸置疑,在费孝通丰硕的成果里,必然也浸透了爱妻孟吟的心血。    

  1994年12月1日,爱妻孟吟病逝。回想55载风雨春秋,费孝通感慨万千,作诗悼亡:老妻久病,终得永息。老夫忆旧,幽明难接。往事如烟,忧患重积。颠簸万里,悲喜交集。少怀初衷,今犹如昔。残枫经秋,星火不熄。十年之后,即2005年4月24日,95岁的费孝通从容追随孟吟而去,为自己传奇的爱情故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