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雅魯藏布江“腰斬”疑雲

http://www.CRNTT.com   2010-11-16 09:14:27  


 
印度會不會與中國翻臉? 

  很可能是只動口不動手

  馬克吐溫說:“威士忌是用來痛飲的,而水是用來挑拔戰爭的。”但中印兩國似乎並不會因這件事翻臉,原因有二。

  一是國際水資源爭端歷史規律:

  縱覽過去50年報道的所有與水資源發生交互作用的數據集。在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只有37起由水資源引發的國家間暴力 衝突(除了七起外均發生在中東地區)。而同期各國間關於水資源條約的談判超過 200 個。總共記錄有 1,228 起合作事件,與此相比只有 507 起衝突事件,而這些爭端中又有超三分之二仍限於口頭上的交惡。

  從這些記錄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即使是高聲叫囂的敵人也能在水資源上進行合作。大多數政府都承認在水資源問題上使用暴力無論從戰略上還是經濟上都不可行。

  二是印度自身的水資源爭端解決方式:

  印度自身也是個水利工程大國,經常在國內修一些會影響到鄰國的水利工程。著如孟加拉國等鄰邦就要跑上門來抗議,可以說印度處理這類國際河流爭端已經是老手了,而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談判、合作。

中國式治水之反思 

  無論是“被逼”還是為了“獻禮”,都不是批項目的理由

  今年夏天,藏木水電站獲得了批准,打破了兩年多來國務院沒有核准常規水電的僵局。

  然而,這一舉動的背後原因卻意味深長——事關節能減排。

  事實上,我國承諾在2020年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15%的目標,根據測算,水電需要承擔起大半的比重,因此,能否加速推進水電項目的開發,關係到我國上述15%的目標能否如期實現。

  而水電站的建設周期在4-5年左右,上述水電裝機目標必須在十二五期間順利獲批並開始投建,才能夠保證到2020年這些水電項目能夠貢獻發電量,為15%的目標實現做出貢獻。

  無論是為了“十二五”計劃獻禮,還是由於減排大計“被逼”上馬,都不應是批准項目上馬的理由。如果當時暫緩工程是為了控制資金風險、通盤考慮建設得失利弊。而如今在這兩個問題還沒有妥善解決(或者已解決尚未公布)的時候,就因為其它因素核准項目,無論如何都讓人心里捏一把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