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斯偉江:重慶在打造超級“政府公司”

http://www.CRNTT.com   2010-11-19 12:24:03  


 
  如果你分開這些政策,你都會覺得匪夷所思,但是,如果你結合起來看,這是一盤很大的棋,大部分重慶的農民、土地,都成了棋子,而重慶政府和跨國公司,成為弈棋的看得見的手。

  如戶籍政策,全中國都認為是難題,政府無力將戶籍上依附的福利,均攤到非城鎮居民頭上,對於全國最富的長三角、珠三角城市都不敢打開著潘多拉魔盒,重慶居然領先了?

  同樣的,公租屋計劃,上海、深圳等也只是那麼一說,能提供的數量畢竟有限,而且,從深圳公公租屋的腐敗狀況來說,這種資源交給政府來分配,其中的貪腐無法避免。政府真的能給底層提供公租屋,對當地房產市場的的衝擊是不小的,黃說,“重慶的研究認為,30%-40%的城市居民由政府保障房供應居所,60%-70%的居民則由商品房供應這樣的“雙規制”更為合理,可將城市中等偏下收入水平人群全面覆蓋”。這麼大規模的公租屋,必定會給商品房造成極大的衝擊,如何在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之間找一個平衡?

  土地制度,農民是否心甘情願地走,能否在城裡扎根,一旦失業又不會回農村,即使回了農村又不會鬧事,恐怕這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差錯。重慶推出的地票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讓政府拿地、賣地,最後又分配地票收入,如何公平、無私,仍是一個問題?

  創新加工貿易區,重慶如何和沿海競爭,黃奇帆提出了一個例子,“他說服惠普在重慶建立一個4000萬台筆記本的基地,理由是,他提出在重慶把一個整機所需要的零部件80%本地化,使得零部件運輸幾乎沒有物流成本,剩下20%極少的戰略物資在世界範圍內配置。如果三年後,重慶未兌現承諾,由此引發的全部物流成本,由我們補貼。我們一拍即合,他們決定將4000萬台電腦生產基地放在重慶”。然後,他在和富士康等代工企業談,等於在重慶建立一條龍流水線,以此和沿海便宜的運輸成本競爭。當然,這裡面,政府給予多少優惠的土地,多麼優惠的政策都不得而知,其中之一是,“我們(重慶政府)在加工貿易區造宿舍,給初級員工居住,中級員工住公租房,高級員工住商品房”,這種競爭能否戰勝沿海政府,比慘競爭不是沒代價,能走多遠很難說?一旦加工貿易的模式變成昨日黃花,連鎖反應是什麼?

  最後一個,西部金融中心,以八大國有公司為平台的融資模式,借債無數,負債率55%。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