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紅輪》:索爾仁尼琴“生命的最愛”

http://www.CRNTT.com   2010-12-04 08:54:40  


 
  有人曾勸索爾仁尼琴不要老糾纏過去,並以俄國諺語為據:“如果牢記過去,會失去一只眼睛。”索爾仁尼琴回答說:“這句諺語的下一半是:忘記過去,你會失去兩只眼睛!”《紅輪》是作者的“往日叙事”,歷史跨度從1914年到194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的國內革命、民權運動、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蘇聯國內戰爭、新經濟政策、蘇聯衛國戰爭……這些歷史的大事件填充在洋洋500萬文字之中。

  1970年,索爾仁尼琴獲諾貝爾文學獎,因“他對貫穿於許多偉大先驅作品中無可比擬的俄羅斯傳統的繼承”。俄國作家向來不憚於創作長篇巨制,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便給予索爾仁尼琴以極大的影響。這些巨著中翻滾著巨大的歷史感。痴情於歷史,索爾仁尼琴似乎從未有意專做“文學”,他把《古拉格群島》稱為“文學性調查初探”,他的這部《紅輪》又被稱為俄國戰爭與革命時代的“全景歷史”。

  文學之史與史家之史不同。索爾仁尼琴所言的歷史是獨特的。與明晰化的歷史事件截然不同,他的“歷史”充溢著神秘的力量,是濃重得化不開的歷史。《紅輪》中,綽號“占星家”的圖書館管理員瓦爾索諾菲耶夫有一番關於歷史的高論,頗能代表索爾仁尼琴的觀點:“歷史是非理性的……它有自己的、而對我們來說可能是不可思議的有機組織”;“歷史的發展就像一棵活生生的大樹,理智對於它來說就像一把斧子。你們不能憑理智去理解歷史”;歷史也可比作一條長河,它有自己流動、轉彎、打旋的規律,任何人都不能阻斷一條正在流動的河。當然,索爾仁尼琴對歷史最傳神的比喻還應是“紅輪”。“紅輪”為何?“一只沉重而巨大的輪子,像機車的紅輪在轉動,必須讓它有力的轉運永不停頓下來”,索爾仁尼琴筆下的列寧感受到歷史的力量。

  俄國的歷史,充滿了種種紛爭,充斥著種種的主義,像是混沌未開的史前之景。這也是它的重量所在。

  英雄之重

  英雄悲歌,是《紅輪》重量的第二個來源。

  滾滾紅輪,一往無前。歷史無必然,無規律,是一種神秘的力量在湧動。索爾仁尼琴的歷史充滿了偶然性,有一種宿命的味道。於是,歷史本身似乎變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為個人的你如何選擇。揭示、深化這種選擇的醞釀的過程,是以文學之筆寫歷史的職責所在。

  在索爾仁尼琴的心目中,歷史之河中似乎只有兩種人:一是小丑,一是英雄。凡屬前者皆可鄙,凡屬後者皆可敬。索氏愛寫英雄。《紅輪》中每一個英雄都可寫一本書。由韋羅妮亞,索氏宕開筆去,專用一章寫一系列的女民意黨人:薇拉、索菲婭、加林娜、奧莉加、格霞……“意志堅硬如鐵的”索菲婭,充滿了激情。對神聖事業深信不疑的堅定信念可以令她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熱尼婭在實施暗殺的那一天,先睡足了覺,美餐一頓,從女裁縫那兒取來了一件專門訂做的戲裝,高高興興地參加克舍辛斯卡婭的演出。“一位真正的女革命家就這樣面對犧牲和死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