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一個批評者的反思和不安

http://www.CRNTT.com   2010-12-13 13:42:26  


斯偉江
  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訊/“目前核心問題的一點是,政府威信的日漸喪失,軟實力失去,兩杆(筆杆、槍杆)只剩一杆,這一杆將是以後的動蕩決定性因素之一。這個問題對於反對派來說,固然不是壞事,對全盤考量的人來說,預示著一個動蕩時代的來臨。”《新世紀》-財新網日前登載學者斯偉江的文章”一個批評者的反思和不安“: 

  知識分子和政府攜手走向動蕩? 

  一,引子 

  可以說,當下絕大部分時評,都是以批評政府為業的。這沒錯,針砭時弊,中西一樣。在中國媒體上針砭,更需技巧和勇氣。然而,自己參與一二之後,常常在反思,是不是為反對而反對?除了立場之外,資料掌握是否足夠,下筆立論是否成立,邏輯推理是否嚴密,行文置詞是否妥當?後者尚是態度問題。最大的隱憂是,我們做了很多理論上該做的事情,最後和一個不肯實質改革的政府一起,將迎來一個動蕩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形成,政府有責任,公共知識分子也有責任。到了那個時候,再分七三開,悔之已晚! 

  二,時代 

  雖然讀了點西書,自認為不是崇洋媚外之人。大部分負責任的知識分子,心裡念茲在茲的,就是如何讓中國走上一個和平轉型的道路,我毫不懷疑,在體制內也有大量這樣的人。這是我們寫文章、做事情的宗主,或者說終極關懷。 

  到這個不惑之年,我已經不相信有誰能預測出中國以後的具體走向路徑,只有天知道。但是,很多人能知道中國發展的長期大致方向。中山先生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這話說了上百年了,浩浩蕩蕩尚未流到中國。所以,還是凱恩斯說的好,從長期來說,你已經是個死人。 
 
  短期而言,恐怕很多知識分子都已近嗅到不安的味道。這個社會除了拆遷的烽煙,恐怕還有腐敗,醫療、教育、社保、房產、物價等,要是不仔細看,都尚能混混,仔細看看,恐怕是千瘡百孔,唯一支持這個龐然大物的是經濟發展的慣性。抓革命,促生產,恐怕要倒過來,抓生產,促革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