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原物料上漲 原因與台灣的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10-12-29 09:21:28  


 
                       三、原因分析

  分析物價上漲的原因,本文認為主要有下列幾項:

  第一、地球暖化氣候變異成為常態:人類不加節制的使用化石燃料,造成地球快速暖化,使得氣候變遷問題十分嚴重,動輒發生聖嬰及反聖嬰現象,氣候忽冷忽熱,忽洪澇忽乾旱,全球各地均發生氣候異常的現象,使得各項農產品生產大亂,供給經常出現斷層的現象。

  第二、新興市場需求提升: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海嘯侵襲全球,歐美先進國家首當其衝,經濟大衰退後,民間消費直直落。然新興市場卻異軍突起,撐起消費重擔,縱然仍無法與歐美先進國家的原有規模相提並論,但成長幅度也是相當可觀。其中以中國大陸最為明顯,逐漸由出口為主的型態轉向內需市場,未來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以汽車市場為例,中國在2009年全年汽車銷售量達1,350萬輛,按年增長40%,首次超過美國登上全球汽車銷售量榜首。2010年截至11月底為止,中國今年的汽車銷售量已經超過1,640萬輛,預估2010年全年的汽車銷售量,將高達1,800萬輛,再度超越美國銷售高峰的一千七百萬輛。在此一龐大的需求帶動下,部分新興國家亟需的原物料,極易造成價格推升的效果。

  第三、游資氾濫:不過本次物價上升的主要原因並非前二者,而是全球游資氾濫。近年來全球景氣不振,銀行利率直降,許多國家逼近零利率,熱錢四處流竄,進而轉進原物料市場,導致其價格水漲船高。加上全球金融風暴的侵襲,各國推出寬鬆貨幣政策,其中最著名的不外是美國推出的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EasingMonetaryPolicy),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TheFederalReserveSystem,簡稱為Fed)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以提高貨幣供給,間接增印鈔票。Fed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購入證券等,創造指定金額的貨幣,以減低銀行的資金壓力。

  量化寬鬆政策使得市場資金水位大增,更助長熱錢流竄,通貨膨脹問題益加嚴重。原本以為量化寬鬆政策將使美歐經濟逐漸走穩,不料近來又陷入二次衰退的疑慮之中,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遂於十一月初推出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政策(俗稱QE2),承諾明年6月底前購入規模高達六千億美元的長天期政府公債,熱錢湧入新興國家,使得他國通膨壓力遽增,帶動近期的物價上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