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戈爾巴喬夫:成功者失敗後的20年

http://www.CRNTT.com   2011-01-05 13:17:24  


 
  圍繞這些話題,通過書面和面談的形式,本刊特約記者專訪了戈爾巴喬夫。

  採訪他頗費周折。老先生差不多80歲了,還是滿世界跑,一會兒英國,一會兒德國,經常連續幾周不在俄羅斯。好不容易回到莫斯科了,事情仍然很多,下一步會如何,他的新聞秘書也不知道。

  不過對於我們的採訪申請,他們還是頗為重視,新聞秘書告訴我,戈爾巴喬夫委托他做了調查。他先通過駐中國的朋友做了一番了解,才決定接受採訪。

  見到戈本人時,滿頭白發的他已不複當總書記時英姿勃發的少壯派形象。但他還是相當有精神,對記者輕輕一笑說,“中國記者還對我感興趣啊。”並在其出版的文集扉頁簽上“給中國朋友”。

“改革的起點上,站立著鄧小平”

  中國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要應對嚴峻的生態問題,要提高人民的福利,要彌合不同社會階層和集團之間的斷裂,要戰勝貧困和消除政權體系中的官僚主義和腐敗。

  人物周刊:相信您一直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有所關注和了解。總體上,您對30年改革開放給予怎樣的評價?

  戈爾巴喬夫:我的回答很直接:眾所周知,這些政策是現實和有效的。我注意到,在變革的起點上,站立著鄧小平,他是20世紀卓越的改革家。按照我的觀點,鄧小平以及他政治上的戰友和繼承人——新體制的當代領導人,創立了這樣的功績: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保持了政治社會穩定和經濟高速發展,並且促使這個國家加入世界經濟體系。

  人物周刊:具體說,中國改革開放的哪些方面給您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戈爾巴喬夫:按照統計數據,中國GDP在過去30年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10%(注:戈爾巴喬夫在本文中所列舉的一些數據,因出處不同,會與中國統計數據略有差異)。在2007年,中國GDP的增長超過了11%。這是世界上最高的經濟增長速度之一。

  中國的工業不僅僅是在產值上增長了,而且逐漸具備了革新的特征。今天,移動電話、電腦技術和網絡在中國得到廣泛應用。科技的發展已經使中國成為了現代航天大國。如果對比到30年前,中國還是世界上落後和貧窮的國家之一,今天的中國,真讓人印象深刻。

  一句話,中國今天是一個有著現代工業、科學、發達精神文化和體育運動,並且在各方面快速發展的國家。

  人物周刊:您認為,在哪些方面,中國的發展還不夠充分,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革和發展?

  戈爾巴喬夫:國際社會理解,中國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要應對嚴峻的生態問題,要提高人民的福利,要消除不同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水平的嚴重差異,要彌合不同社會階層和集團之間的斷裂,要戰勝貧困和消除政權體系中的官僚主義和腐敗。順便提一句,相似的問題也給今天的俄羅斯帶來困擾。

“建設社會主義理論相當不簡單”

  關於人自由和全面發展的理念,存在於社會主義學說擁護者的思想中。我以往和現在都遵從這一思想。

  人物周刊:作為一個曾經力推社會主義改革的領導人,您十分重視在理論和思想上的突破。相比中國在經濟和物質層面取得的巨大進步,您如何評價中國的變化?

  戈爾巴喬夫:中國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展現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模式,這是由鄧小平和中國共產黨在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奠定的,至今已有30年。鄧的理論獲得了其後所有各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發展。

  我很能理解,建設社會主義理論相當不簡單,既要排除左的教條主義,也要排除忽視社會主義價值的右翼自由主義。尤其困難的是,在理論和實踐中,要克服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等左的政策帶來的沉重後遺症,那些政策在很多年中阻滯了國家的進步發展。

  但是,掌控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能夠解放人們的思想,實現對社會主義新的理解。在這個理解中,計劃和市場、公正和效率之間,國家開放和國家民族利益之間,都實現了本質上的協調。

  這些思想和最近的“科學發展觀”一樣,是以國家的現代化為目標的。這不但促使人民共同富裕,同時很重要的是,促使社會和諧發展,尤其是樹立了“以人為本”的理念。眾所周知,關於人自由和全面發展的理念,存在於社會主義學說擁護者的思想中。我以往和現在都認同這一思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