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戈爾巴喬夫:成功者失敗後的20年

http://www.CRNTT.com   2011-01-05 13:17:24  


 
“把葉利欽派出遠遠的”

  儘管有批評者認為蘇聯應該按照中國的選擇來轉型,我依然認為,這一觀點是膚淺的。

  人物周刊:在您領導下的蘇聯也曾進行過社會主義改革,遺憾的是,改革並沒進行下去。

  戈爾巴喬夫:今日的中國正在做我們在改革年代也打算做的事情。我們也曾試圖克服歷史上教條主義的遺產,尋找最有效的方式刺激經濟,落實國際事務中的新思維。一些改革的反對者,試圖把蘇聯時期的改革進程與現代中國的改革作比較。我認為,這樣的企圖不能接受。

  蘇聯的重建和中國的改革,從一個方面,彰顯了改革在我們兩個國家發展中的歷史必然性,那就是力圖在低下的經濟發展水平上實踐社會主義思想。蘇聯經歷了左傾教條主義導致的社會關係失衡,最終走上了激烈的改革道路,意圖根本上改善本國國民的生活,發展他們的權利和自由。

  人物周刊:您自己是否曾經比較過中國和蘇聯的社會主義改革?您的結論是什麼?

  戈爾巴喬夫:不該忘卻我們兩國各自的歷史獨特性。這不單是地理和人種的差別,兩國文化有許多特別之處。蘇聯更多地和歐洲歷史相聯繫,這個傳統來自於古希臘和羅馬。而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典型代表,有數千年的東方智慧、孔夫子的道德哲學、天才的詩詞和繪畫大師的藝術成就。

  我們兩國也存在著歷史和當代的社會政治差異。今天俄羅斯試圖在私有制和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統治下的後工業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中國人民在上個世紀所選擇的社會主義框架下,延續自己現代化的道路。

  最後,兩國人民在思想性格方面也有差異:我們的特點是,喜歡通過快速而激烈的方式解決許多迫在眉睫的問題,如果想做什麼就一定要立即做好;中國人則相反,其固有的特點是,從容不迫地達到預定的目標。

  我相信,每個國家都獨立地創造自己的歷史,可以參考其他國家的歷史經驗,但是,不考慮其他民族的民族特性和歷史特性,就匆忙地複制其他國家的發展模式,這樣的複制從不可能達到成功。無論是中國的“大躍進”,還是俄羅斯躍進到資本主義,都是如此。因此,儘管有些批評者認為蘇聯應該按照中國的選擇來轉型,我依然堅持認為,這一觀點是膚淺的。

  現在的俄羅斯和中國在內政和外交方面都有許多共同點:全面的現代化,從經濟領域開始,以政治和社會精神領域為終點。對於中國,這個任務有其目標制約,即在本世紀中期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對於俄羅斯,則是要克服社會經濟自上世紀90年代轉型失敗後開始的落後局面。

  人物周刊:如果您有機會再次在蘇聯進行改革,您會改變您在位時的哪些做法?

  戈爾巴喬夫: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依照當時需要,及時對政黨進行改革。第二,那時候需要把蘇聯慢慢地變為分散管理。第三,解決市場上不足的問題。(接著,戈爾巴喬夫笑著說)第四,把葉利欽派出遠遠的,讓他當個外交官。

“我的觀點和中國人的想法接近”

  前總統普京和新總統梅德韋傑夫今天在俄羅斯已經做的和正在做的,是符合大部分俄羅斯人利益的政策。這和他們歷史上的先輩不同,那些人推行的是滿足狹窄的寡頭家族利益的政策。

  人物周刊:在您的“新思維”之後,俄羅斯嘗試過“休克式療法”等多種發展模式,對於俄羅斯自獨立後的變革和發展道路,您怎麼評價?

  戈爾巴喬夫:據我所知,中國對蘇聯的改革和稍後的俄羅斯的激烈轉型有很大興趣。應該注意到,大部分俄羅斯人,並不接受新自由主義在1990年代的“休克療法”。因為這個療法忽視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把貪婪的私有制關係絕對化了。

  實踐顯示,大部分人更接近這樣的政策,那就是實現所有制形式的平等、社會取向的市場經濟、經濟和政治民主等等。諸如此類的想法,我自己在蘇聯的改革時期就宣布過。我的很多觀點和中國人的想法接近。

  鑒於俄羅斯在1990年代改革模式的代價和缺點,在本世紀初的俄羅斯,出現了根本上的轉折,從葉利欽時期的激進的新自由主義,轉到了加強國家和社會取向的政策。前總統普京和新總統梅德韋傑夫今天在俄羅斯已經做的和正在做的,是符合大部分俄羅斯人利益的政策。這和他們之前的領導人不同,那些人推行的是滿足狹窄的寡頭家族利益的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