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薛湧:美國的另一場文化戰爭

http://www.CRNTT.com   2011-01-19 13:46:44  


 
  在這場戰爭中,首先被傷害的無疑是亞裔孩子。作為群體,他們確實學業優秀。但是,優秀就容易遭人嫉妒。種族和文化的差異更使他們被排拒。應該說,在美國這種多元文化的氛圍中,他們在融入主流社會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蔡美兒掀起的風暴,則加深了美國人對亞裔的成見。另外,美國孩子也是受害者。當媒體把中國家長描繪為蔡美兒式的法西斯時,美國人就躲入自己的舒適域,覺得有問題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這就更不利於美國人向其他文化學習、在社會文化上進行自我修正。

  (作者薛湧為美國薩福克大學副教授 2011年01月19日07:58 來源:解放網-新聞晨報)

鏈接:“中國媽媽”和“美國媽媽”之爭

2011-01-11 09:42:18 來源:東方早報 早報記者 周雲 編譯
 
  美國媒體認為,如果家長的目標是讓孩子成為做事效率高的成功人士,那麼中國的母親們無疑比多數美國媽媽更勝一籌。但如果將成功簡單地定義為“高分”、“獲獎”,那麼教育出來的孩子肯定是“疲憊不堪的”、“能力低下的”、“不健康”的兒童。

  蔡美兒是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她先後在哈佛大學獲得了文科學士(1984年) 和法學博士(1987年)學位。

  2002年出版《燃燒的世界自由經濟和民主的輸出是怎樣繁衍出種族仇恨和全球不安的》。2007年出版《帝國時代:超級強國如何成為世界主宰及失敗的原因》。

  如何激勵自己的孩子成為事業和生活中的成功者?這是全世界大多數父母都關心的問題。

  最近美國耶魯大學華裔教授蔡美兒(Amy Chua)的著作《虎媽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引起了美國媒體對於育兒問題的熱烈討論,有媒體認為如果美國媽媽們繼續縱容懶惰、毫無自律卻總是期待被贊譽的下一代,將使中國的下一代在全球競爭中擊敗美國。而蔡美兒後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其實最好的教育是在中國和美國式教育方式上取得平衡。

  美國媽媽的中國教育方式

  美國《華爾街日報》於1月9日刊載了蔡美兒教授的《虎媽媽的戰歌》的節選文章。文章一開頭便羅列出,蔡教授對女兒們的基本要求:除了體育和戲劇課所有的課程必須得第一名;不能玩除鋼琴和小提琴之外的樂器;不能玩電腦遊戲;不能自己選擇課外活動等。此外,她還規定孩子們必須在家裡說中文,上中文課;學習鋼琴和小提琴。

  雖然蔡美兒的兩個女兒是美國人,但她一直秉承著“中國媽媽”的教育方式對待她們。對於如此嚴格要求的母親,蔡美兒的女兒璐璐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有一次在俄羅斯度假時,璐璐因為不滿母親逼迫自己學習小提琴而跟她發脾氣。蔡美兒讓她嘗一下魚子醬的味道,她突如其來地將瓶子摔在地上。結果,蔡美兒屈服了:“你贏了。結束了。我們放棄小提琴好了。”回到家裡之後,璐璐真的放棄了小提琴的學習,轉而開始練習打網球。蔡美兒也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她後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其實最好的教育是在中國和美國式教育方式上取得平衡。她開始默默關心孩子打網球的進展,在合適的時候開始給予孩子指點,比如:“轉球還不夠轉!”應該如何如何……而璐璐對於母親的這些建議,都非常樂於接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