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秦輝:十字路口的中國二元土地制度(下)

http://www.CRNTT.com   2011-02-25 09:40:29  


 
  其實我要講,毛主席倒是真的了解中國國情,這個問題上,要比杜潤生更了解中國國情。毛主席正是知道中國的農民除了共產黨的那一套組織體系以外,真的就是一盤散沙了,真的就是原子化了,所有集體化可以放心的大搞,搞到農民餓死3000萬也不會有什麼反應的,事實就是如此。我覺得這是土改的一個很重要的成果。就是使中國再造鄉村,把傳統的那個小共同體資源都給解構了,然後造成了一個組織高度一元化的鄉村,那麼這種鄉村,用我最近比較通俗的說法,是一種被集體化的鄉村。這個被集體化我認為是集體主義的反義詞,講簡單一點就是,一個集體主義的形式很難被集體化,越是一盤散沙的鄉村,越被集體化。

  俄國農民比中國農民有集體主義,所以搞集體農莊就比中國更糟糕。大家要注意,在中國搞合作農業時期,也出現過農潮,就是農民的不滿,有的地方反映為“褪色潮”、有的地方規模的很大,像浙江仙居曾經發生過幾千農民砸了公安局,發生過浙江的仙居事件,廣州的中山事件,很多事件等等,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所有這些地方都是在土改前族廟公產占的比重很大的地方。中國的傳統時代有一個特色就是,東南沿海族廟公產最多,華北地區幾乎沒有。華北地區是純私有化地區,但是這些地區搞集體化是最容易的。就是這個農民高度原子化的地區,推行這種制度是最容易的。所以我們現在說集體主義很重要,我認為的確很重要。中國現在社會,一個真正的問題就是一盤散沙,大家各顧各,很多事都搞不起來。但是這種現象和所謂的集體化,和所謂的被集體化,恰是一件事情的兩面。土改正是造成這兩面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把民間搞的一團散沙,另外一方面又有一個官方的被集體化體制,把大家都裝在一個筐子裡去,我覺得對於後來的中國是有很大的影響。

  最後我講現實,我認為中國目前的土地不存在所謂的私有化和集體主義的對立,凡是這樣講的都是騙人的。說什麼中國現在應該提倡集體主義,說什麼不應該把地權交給農民。全是胡說,我認為中國的集體主義,在任何時候——這裡也不光是中國,在全世界範圍——集體主義和private都不是矛盾的東西。大家如果學過《民法》的話就知道,這個private,充其量只是和individual有矛盾,從來不會和集體制有矛盾的。集體的不同於個體的,不同於一個人的。但是private是什麼?大家知道指的就是非官方的,指的就是民間的。一個人有的就是private的,一萬個人有的也是private。所謂維護private,指的就是老百姓的財產國家不能亂搶,國家不能把個人的財產歸大隊,同樣國家也不能把屬於很多公民共有的財產裝到某一個權威手裡,我們現在這兩項都有,兩種現象的根源都是一樣的。一萬個公民共有的東西,國家把它想裝到某個人的口袋就裝到某個人的口袋,一個公民有的東西,國家想把它沒收就沒收了,這兩種現象都是在侵犯private。因此在這個問題上,一個人擁有的財產和一萬個人擁有的財產都是private。我們現在不存在著private和collective的對立。我們存在的只是private和state的區別,也就是說只有國有化和私有化的區別,至於這個私有化是一個人所有,還是一萬個公民,甚至幾百萬個公民,比如說現在很多大公司,我相信不能理解,憑什麼說雷曼兄弟公司是一個私有企業,而中國的一個生產隊,幾十戶人家,叫做集體經濟,怎麼能夠說得通呢。幾十戶人家怎麼就叫集體,人家幾百萬人怎麼就不叫集體?其實說穿了,無非就是股份公司可以自由進出的,而生產隊是不能自由進出的,無非就是集體化和被集體化的區別。

  因此我覺得,現在非常需要集體主義,但是也非常需要捍衛私有產權,這兩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沒有捍衛私有產權,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集體主義。我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秦老師,今天說主要談歷史比較多,當然其實談歷史其實是為了更好理解當下,知道什麼是真問題,什麼是偽問題。我們現在請出另外一位老師,就是楊奎鬆老師,楊老師大家知道是黨史研究專家。他也有一系列關於出版方面的研究。他特別說過,土改可能是一些落後國家,像工業化過程當中必需的一些手段,無論是土地改革還是類似的,在歐洲也不例外,我們有請楊老師,時間大概是半個小時左右,謝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