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趙本山小品已“老者生厭”“少兒不宜”?

http://www.CRNTT.com   2011-03-03 10:55:53  


趙本山(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3月3日訊/“我們講20年多年來,春晚只成就了一個‘趙本山’,這不準確;準確講,是春晚只成就了一個‘趙氏企業’。說穿了,這就是上了21屆春晚,趙本山‘春晚還沒上夠’的‘春晚情’。趙本山現象表明,春晚不僅已成為演藝界利益集團化的舞台,而且已出現幫會化現象”。《羊城晚報》今日登載評論文章“趙本山小品已‘老者生厭’‘少兒不宜’?”文章內容如下:

  ■ “低俗之辯”與“雅俗之爭”

  趙本山說:“我上春晚21年了,這個時間長度肯定有人煩。我是代表一批煩我的人說幾句話,也是對自我喜劇的嘲諷。說實話,(春晚)我沒上夠,因為我是職業演員。但我希望有那麼一天,大年三十,打開電視,看到我的學生們在表演小品,那樣我會更幸福!”(《新京報》2月19日)

  上了21屆春晚,如今要靠吸氧才能走上春晚舞台的趙本山,如此放話的底氣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

  前幾天一個朋友跟我聊天,說除夕一家老小坐在一起看央視春晚,看到趙本山的小品《同桌的你》,聽到像什麼“走進一個苞米地,省略多少個字”,大家都在笑,他10歲的女兒也坐在一邊跟著笑,他就覺得特尷尬。無獨有偶,近日我收到一封來自廣西的信,寫信的是一位66歲的退休工人,這位素不相識的長者告訴我,他和他周圍的老人現在對趙本山小品的感覺早已不是“審美疲勞”,而是到了“厭惡”和“作嘔”的程度。

  由此可見,趙本山的小品已經是“老者生厭”和“少兒不宜”了。現在廣大網友發出“春晚必須反三俗”的呼籲,並非空穴來風。

  春晚應是全民春節聯歡。因此,春晚娛樂必須堅守這個底線:尊重新時代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生活情趣和個人尊嚴,讓人們在樂一樂的同時,沒有感到被取笑、侮辱、歧視、排斥。在這個底線之下,就是“低俗”。趙本山和支持他的春晚老總們共同堅持的娛樂邏輯,卻是“非低俗無娛樂”。公眾對現在春晚的普遍不滿,學界對趙本山小品的嚴厲批評,就是針對它們的“低俗”。春晚導演和趙本山們在回應批評時,偷換概念,硬把“低俗之辯”,炒成“雅俗之爭”,這是欺人耳目。

  ■ “趙本山依賴”與暴利“星工場”

  春晚總導演們就像“吸毒”一樣,形成了一種對趙本山的“毒品性依賴”。雖然春晚總導演換了好幾茬,但他們的口號還是一樣的:“廣大群眾看春晚就是看趙本山”。然而,春晚老總們說的“廣大群眾”是否包括上述的老者和少兒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