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海內外各界人士致信清華反思大學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1-04-24 11:21:03  


 
  第二,應當樹立什麽樣的大學精神?在清華大學的介紹中說:“學校精神: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清華大學的百年校史上,的確存在著怎樣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蘊育出了大批翹楚和大師級的人物。可惜,這種精神幷沒有繼承下來,無論是獨立也好,或是自由也好,恐怕都只是停留在口頭上。請問:你們對教育部有自己的獨立自主權嗎?你們又給了學校的教授和學生們多少的獨立和自由呢?如果你們真的有獨立和自由之精神,那陳丹青先生又怎麽會辭職呢?反倒是,他離開清華以後,才真正獲得了創作上的獨立和自由,這難道不值得你們認真的反思嗎?

  第三,一流大學應當具有鮮明的特色,絕不能貪大求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特色十分鮮明,她是世界“理工科之王”,她擁有世界獨一無二的“媒體實驗室”,這是一個被稱爲“創造的搖籃”的研究機構,專注于發明創造,而非科技産品化的開發。正因爲他們注重原創性的研究,所以才發明了世界第一個“旋風電腦”、幽靈隱形轟炸機、第一個擁有人類感情的機器人等成就。同時,他們先後誕生了76個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這可能是我國舉全國高校之力也無法企及的榮譽。美國其他大學也都各具特色,如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和理論物理,哈佛大學的行政管理,耶魯大學的法律,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派,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高能物理勞倫斯學派等。

  可是,我國大學都追求“大而全”,互相攀比,失去了個性和特色。過去,人們都知道清華大學的建築系和水利系是赫赫有名的,可是現在不知道什麽是清華的特色。據介紹,清華大學的重點學科有49個,擁有全國第一的學科就有38個之多,重點多了就沒有重點,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沒有被認爲最吃香的醫學院、法學院和商學院,儘管有人建議要辦這些學院,可是校長雪莉?帝爾曼却說:“,正因爲我們不需什麽都做,我們才能够集中所有精力和資源來幹兩件事,一是非常嚴格的本科生教育,二是非常學術化的研究生教育。我們把這兩件事做到了極致。我們認爲,小就是美!”1997年該校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足不出戶,用7年時間證明了困擾世界數學界358年的費馬大定理,從而創造了世界學術界的奇迹!這才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本色,我們應當反思“大而全”的辦學模式,不走出“大而全”的誤區,我們最終可能建設不出真正達到美國研究型那樣一流水平的大學。

  第四,世界一流大學應具有什麽樣的學風?20世紀初,是清華大學的黃金時代,當時的國學院擁有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和趙元任四位大師,他們年齡都在五十歲以下,都正值風華正茂。王國維先生在逝世前,曾出版了他的《人間詞話》,在談到治學的精神時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衆裏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這是王國維先生和那時一代學者治學的學風。“獨上高樓”是什麽意思?就是進入“象牙塔”,像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所說:“樹立以學術爲終身志業”的志向,只有這種精神,才能從事高深學問之研究。當今,我們的大學做不出傳承千百年的學術成就,就是缺少了這種精神。王國維和他提出的這種學風,正是清華大學的精神財富,難道不應該反思和繼承嗎?

  去年,曾有學者質疑貴校一位文學教授有學術剽竊之嫌,儘管學術界不停的呼籲清華大學成立調查委員會,但貴校態度一直曖昧。對待學術抄襲和剽竊,决不能姑息遷就,必須旗幟鮮明地查處,要不然怎麽體現你們嚴謹治學的學風呢?另外,必須樹立實事求是的態度,拒絕一切形式主義,不能把國外退休的名家或政府的高官聘請到學校裝飾門面,把他們供奉起來養尊處優,這種做法只會有害而無益處。在《參考消息》上,清華大學是作廣告最多的大學,凡是廣告都吹噓或誇大其詞,這是與嚴謹學風相悖的,必須制止以贏利爲目的的廣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