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海內外各界人士致信清華反思大學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11-04-24 11:21:03  


 
  第五,精英大學必須遠離實用主義的辦學方向。精英大學貴在精,貴在致力于高深學問的研究,清華大學應當是這類大學的佼佼者。什麽是高深的學問?它是指影響世界未來的前沿問題,能够傳承百年、千年的學問,能够引起科學和技術領域哥白尼式革命的重大發明和創造。爲了實現這樣的目的,在科學研究中,必須放弃急功近利和立竿見影的指導思想,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要耐得住寂寞,發揚安貧樂道的精神。德國著名哲學家漢娜?阿倫特曾說:“當大學决心于經常爲國家和社會利益集團服務的方針的時候,馬上就背叛了學術工作和科學自身。大學如果確定了這樣的目標,無疑等同于自殺。”本來,大學是分爲精英型的和大衆化型的,也有純學術性的和應用型之分。我理解阿倫特的話,是針對極少數精英大學而言的,這是繁榮學術的需要。如果這樣理解是正確的話,我認爲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極少數重點大學,應當放弃實用主義的辦學方向,這是使我國科學躋身于世界先進之林的需要!

  在清華大學校園裏,竪立著一方石碑,上面鐫刻著“行勝于言”的警句,這被認爲是該校的校風。這句話當然是正確的,反映了實踐第一的認識論,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本叫陶知行,爲了表達他的教育理念,索性把名字改成了陶行知。我個人切身感受到清華大學畢業生的務實精神,興許這正是該校出現了70位億萬富翁的主要原因。

  但是,從創造學的原理來看,任何一項重大的科學發明創造,最初都源于一個新思想或稀奇古怪主意的誕生。可以肯定的說,沒有怪异的想法或求异的思想躁動,就不可能從事發明創造。因此,我認爲僅僅强調“行勝于言”是不够的,它可能導致師生“形而上”的思維貧乏,從而窒息了青年人的想像力。正因爲如此,在解放後的60多年裏,清華大學沒有産生有影響的著名思想家。在未來的30年(一代人),能否産生一批思想和學術大師,這將是决定清華大學能否成爲真正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我順便强調一下,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摒弃我國只注意硬件(各種硬性指標的統計)的觀念,必須重視一流水平大學的質量標準,不能像某重點大學黨委書記所說,他的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具有相似性,所以就能够很快的建成一流大學。這完全是誤導,相似性僅僅只是按照形式比較,如果沒有世界一流大學的實質內涵,如衆多的諾貝爾獎和世界各學科大獎的獲得者,沒有一批學術大師,沒有幾個科學學派,培養不出大批的杰出人才,儘管各項硬件指標上去了,但仍然不能稱爲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

  作爲一個局外人,我的觀察和反思只不過是一點皮毛,更重要的和有價值的反思,必須由局內人士來作。借百年校慶之機,希望清華大學發動群衆,進行深入和廣泛而嚴肅的反思,總結出有益的經驗和教訓,站在更高的起點上,敢于否定自我,善于不斷的超越自我。

  爲了再次說明反思的必要性,我不妨引用哈佛大學女校長德魯?福斯特在3年前就職典禮上的一段話,她說:一所大學,既要回頭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須——也應該——與大衆當下所關心或是所要求的相對立。大學是要對永恒做出承諾。” 她勾畫出了一流大學的精神,闡明了反思(即回頭看)的重要性,也指出了看問題的方法必須與當下關心的功利主義相對立。這是多麽高屋建瓴的辦學理念,我國如果要想真正地建成幾所世界一流達到大學,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極少數幾所大學,應該給自己準確的定位,走出爲國家眼前經濟建設服務的傳統思維,走進象牙之塔,致力于解决50年甚至一百年以後的重大課題。至于爲經濟建設服務,則是衆多的普通大學或者技術學院能够而必須承擔的任務,而一流大學應當肩負起提高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任務 

  (劉道玉,原爲武漢大學校長)

  來源:騰訊歷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