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錢文忠:我們為啥錢越多心越慌

http://www.CRNTT.com   2011-04-26 14:06:34  


 
觀念出問題,我們不幸福

  經濟社會的發展忽視了某些重要的問題,也讓某些概念產生了變化,比如成功,錢文忠說:“這30年裡,我們這個民族的物質追求被激發出來,甚至賦予社會上的榜樣性,似乎成功的標誌就是擁有更多的金錢。”

  物化的社會示範效應最終產生了無法忽視的社會問題,錢文忠說:“我們的經濟存在很多問題,存在各種各樣的不公,存在城鄉間的差距、東西部的差距,這些差距要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大得多。社會發展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們越來越難歡笑了。”

  有錢、有安全感、有自由,按照人類的經驗不應該缺乏幸福感。但是,在擁有飛速增長的物質財富、日益穩定的國家安全的時候,我們卻發現我們越來越少地感受到從內心深處由內而外煥發出來的歡笑,我們發現我們不幸福。
 
用金錢澆灌出幸福之花

  追尋財富無可厚非,在錢文忠看來,最重要的是要認清楚兩個問題:財富是什麼?財富能幹什麼?

  錢文忠說:“財富包括很多,就算我們把財富簡單地定義為金錢,那麼財富能幹什麼?中國古代有一句話,叫‘視金錢為糞土’。如果今天仍舊將金錢比喻為糞土,那麼它的價值在於,我們可以在一堆以金錢組成的糞土上,澆灌出幸福之花。這糞土越肥沃,我們的幸福之花越嬌艶。不是為了種幸福之花,誰會在家裡放一杯大糞?實際上,物質財富是手段,幸福才是我們終極的目標。”

  換句話說,如今我們越來越注重手段,而忽略了我們終究是要完成兌換的。而幸福感僅僅靠財富或者說物質財富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有最基本的文明、道德底線和倫理底線,需要有最基本的倫理觀。

修正財富的含義

  要讓財富澆出幸福之花,首先要修正財富的含義,錢文忠說:“我理解的財富除了金錢和可以通過金錢購買到的東西外,還包括另一部分只有靠我們自己才可以追尋到的東西,比如信仰、文明、審美、道德、倫理,只有這些東西才能讓我們的財富成為真正健康而圓滿的財富。如果我們擁有的所有物質財富不是為了兌換成這樣一種終極財富的話,那麼,我們的財富除了讓我們擔心外,我想不會有什麼其他的效果。”

  當擁有了真正的財富之後,才有可能把財富變成幸福,錢文忠說:“我們這個民族原來信仰的東西,比如孝道、溫良恭儉讓,但不能到今天,除了信我這個姓——錢外,什麼都不信。所以,我為大家提供一種新的思考模式,那就是如何消耗財富,如何讓財富向一個有助於幸福的方向慢慢流出去。”(周懷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