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鄭永年:中國房地產改革的下一步

http://www.CRNTT.com   2011-04-26 10:01:54  


新加坡國大東亞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訊/“……房地產已經綁架了整個中國經濟。這個市場不能突然垮掉。一旦垮掉,就會導致整個金融體系的問題,整個經濟的問題,而且也會出現巨大的社會抱怨。不過,這個市場的巨大泡沫很顯然,如果再繼續這樣發展下去,也最終必然會導致更為巨大的金融和經濟危機。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政府的幹預和規制已經變得非常必要。”新加坡國大東亞所所長鄭永年今天撰文“中國房地產改革的下一步”:

  經過多年的改革探索,中國的房地產改革終於出現一些希望,房地產市場的總體格局開始成形。這個格局在目前的階段主要由兩個房地產市場組成,一個基本上由市場調節的商品房市場,和一個基本上由政府控制的非商品房市場,或者政府管制市場。

  住房是一個社會性極強的特殊商品。道理很簡單,因為人人需要有房住。中國古人所言“居者有其屋”不僅僅是一個社會理想,也是對住房的社會性的強調。因此,在任何社會,房地產基本上屬於社會領域。盡管其經濟性質很濃厚,但並非單純的經濟領域。從這個角度看,無論哪一個市場,都需要政府的調節和規制。當然,政府規制和調節的目標和意義,對商品房市場和政府管制市場是不同的。

  對形成中的房地產市場新格局,中國社會爭議不斷。具有新自由主義導向的市場提倡者,並不認為房地產是個社會領域。對他們來說,所有的領域都可以是經濟領域,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商品化或者貨幣化。因此,他們竭力反對政府對商品房的幹預,相信房地產應當由市場的供求模式來決定。前段時間一些城市針對飛漲的房價實施限購令,馬上就引出了社會的強烈反彈。他們簡單相信,增加土地供應量是調控房價的最有效的手段。(當然,他們忽視了土地是有限的這個簡單的因素。)

  很自然,他們更反對發展出第二個市場,即由政府控制的市場。對他們來說,窮人沒有房住可能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結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