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南橋:平庸是一種社會病

http://www.CRNTT.com   2011-06-22 12:20:02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訊/“平庸是一個貶義詞,它讓人聯想到庸俗、庸才、庸醫、庸人。所謂平庸,指的是缺乏想象,缺乏個性,缺乏銳氣,缺乏創見,缺乏追求,缺乏理想,缺乏勇氣的行為。平庸主義之下,人們或許有些知識,但是沒有見識;或許有些技術,但是沒有才華;或許有個文憑,但是沒有水平。”南方網日前登載旅美教育工作者南橋的文章“平庸是一種社會病”:

  6月14日南都個論版刊登邵建老師《“拒絕平庸”到底拒絕了什麼》,與邵建老師不同,今年的高考作文題被媒體報道之後,“拒絕平庸”這個考題我覺得最為出色。

  這樣的考題,考的一方面是考生的語文常識,比如判別出“平庸”是一貶義詞,而“平凡”則屬中性。另外,它考的是學生的思想分辨能力,比如界定何為平庸,它與平凡在內涵上究竟有何差異,為什麼要“不避平凡,拒絕平庸”。這道考題我甚至都覺得是近年高考考題中難得一見的亮點。辨明“平凡”和“平庸”的關係,不是一個文字的遊戲,而是一個思想的試金石。高考題能做到這樣,算是回歸到了考試的正確目的上。

  江蘇的這道考題,在全國引起的爭議最大,我想也是因為它觸到了這個社會的一個痛處。這道題目出得很及時。現今中國平庸主義盛行,這平庸讓政府部門不作為,讓藝人不出彩,讓工廠不出優質品,讓集市頻出次品和假貨。

  平庸是一個貶義詞,它讓人聯想到庸俗、庸才、庸醫、庸人。所謂平庸,指的是缺乏想象,缺乏個性,缺乏銳氣,缺乏創見,缺乏追求,缺乏理想,缺乏勇氣的行為。平庸主義之下,人們或許有些知識,但是沒有見識;或許有些技術,但是沒有才華;或許有個文憑,但是沒有水平。

  拒絕平庸,需要有群眾的土壤。平庸的國家是平庸的民眾造就的。平凡的位置不應該是平庸的借口。如果每一個工人都能帶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去做每一個零部件,“中國製造”將不會再是一個貶義詞。如果每一個設計者都能去設計自己的產品,而不是去山寨他人的原創,中國將面臨怎樣的繁榮?目的決定手段和心態,讓各行各業的人都失去了過去手工藝人那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而在急躁的相互模仿中,集體走向了平庸。平庸讓年輕人失去奮鬥,讓中年人失去理想,讓老年人失去對於生活的享受。價值觀的單一,使得很多人失去了各自獨特的認知,讓一代代本該去改造世界的人,成了平庸的一代又一代。社會的進步,需要的豈止是拒絕平庸,幾乎是要去治療平庸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