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財政收入高增長緣於高投資率的“螺旋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11-07-16 08:23:04  


財政收入連續數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則確實罕見,更發人深省。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訊/7月14日,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56875.8億元,同比增加13526億元,增長31.2%。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評論表示,財政收入連續數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則確實罕見,更發人深省。

  文章分析,用經濟增長解釋財政收入高增長“力有不逮”。以2007年全年51304億元的財政收入計算,今年上半年財政收入超過2007年全年約11%;而2007年GDP為246619億元,今年上半年則為204459億元,若以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看,2007年為20.8%,而今年上半年為27.8%。這顯示當前政府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比的急速飆升。

  財政部用價格因素詮釋全國財政收入高增長則可以說抓住了核心。財政收入按現值徵收,價格上漲自然使其增速高於按不變值計算的GDP。當然,財政收入高增長也反映了同期實際通脹水平要顯著高於官方公布的數據。具體而言,上半年GDP為9.6%,CPI和PPI分別為5.4%和7%,而財政收入則高達31.2%,反映財政收入所隱射出的價格上漲因素要顯著高於CPI給出的水平。如營業稅上半年同比增長24.4%,而與此相關的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為16.8%,若剔除營業稅中房地產、交運和金融等所繳的營業稅(上半年房地產等領域營業額增幅呈持續回落態勢等),向消費品徵收的營業稅增速要顯著高於財政部公布的營業稅增速,而以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計算的營業稅更多地源自價格上漲。這充分凸顯出當前財政收入增長帶有典型的價格效應。

  文章指出,財政收入中日益突出的價格效應,使當前財政收入增長透射出明顯的非穩態泡沫隱患。這突出地反映在當前財政收入的高增長主要源自不可持續的投資高增長,繼續依靠投資維繫財政收入高增長就更多地依賴於加大投資規模所帶來的價格上漲因素。它具有“螺旋效應”,既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政府與國企借助正規金融系統提供的廉價資金進行投資,然後投資推高大宗商品等原材料價格,進而向消費品等更廣泛的商品領域傳導,推動整體通脹水平,從而致使按現值徵收的財政收入維持較高增速。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政府財政收入和國企利潤高增長,而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下降之特征。畢竟,在當前經濟增長結構下,那個部門的收入增速低於GDP增速,其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重實際上是下降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