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下半年宏觀經濟運行將好於上半年

http://www.CRNTT.com   2011-07-26 08:35:52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訊/受世界經濟下行、國內貨幣政策緊縮、農業遭遇乾旱和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中國上半年宏觀經濟走過了溝溝坎坎,面對控制物價上漲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雙重任務,全國上下沒敢絲毫懈怠,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丁茂戰文章稱,現在看來,物價上漲動能將有所減弱,經濟運行呈現趨好征兆,宏觀經濟運行下半年將好於上半年。

  物價上漲勢頭將減弱回落

  文章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控制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半年來,通過管理市場流動性、保障主要農產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產資料的生產和供應、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加強價格監管等多種措施,扼制住了價格上漲勢頭,今年1—6月份CPI分別為4.9%、4.9%、5.4%、5.3%、5.5%和6.4%,累計上漲5.4%。現在看,7月份CPI可能仍然維持高位,但價格上漲壓力已經有所減弱,上漲幅度將在下半年逐步實現回調,全年物價上漲幅度可能回落在4%到5%區間內。

  物價預期實現回落,應該得益於貨幣政策運用比較成功。為了既收縮銀根又減小影響,央行採取了小步快跑的貨幣調控政策,繼去年10月、12月兩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上半年分別於2月、4月、5月做了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今年上半年則連續上調了6次,貨幣流動性得到有效管理,1—6月份新增信貸為3546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了9.69%,M2同比增長15.9%,遠低於2009年的27.58%和2010年的19.73%。物價失去了過快上漲的貨幣條件。

  糧食和農副產品市場供給將保持穩定,為控制物價過快上漲提供了堅實基礎。糧價是百價之基,農業穩則物價穩,這是中國國情決定的,為長期實踐所證明。中國中南地區上半年遭遇歷史上極為罕見的乾旱天氣,但由於採取抗旱措施及時,旱情對農業產生影響不大,夏糧豐收已成定局,冬小麥將實現連續八年增產。目前汛期已經過半,全年發生特大洪澇災害可能性減小,今年糧食生產有望獲得好收成。同時,國家還加大了對農副產品流通和價格監管的治理。糧食和農副產品供應充足,從而不會對整個價格上漲產生較大壓力。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會在高位震蕩,但持續上漲動能不足,輸入型通脹因素不會成為助推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今年上半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沒有延續去年上漲勢頭,一直在高位震蕩。6月23日國際能源機構決定動用6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以平抑油價,保護世界經濟復甦勢頭,原油價格暴漲可能性比較小。同時,包括歐盟和美國在內的西方主要國家,今年上半年經濟普遍疲軟,價格上漲壓力弱於中國。歸納來看,世界經濟難以對中國物價上漲產生較強壓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