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從成都改革談“中等收入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1-09-05 09:26:09  


產權改革、城鄉一體化和基層民主政治三足鼎立形成成都改革的基本架構。
  中評社北京9月5日訊/“成都以農村產權明晰化、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和發育基層社會民主政治這三大改革舉措,給有待深化的中國下一步改革提供了範本。今後中國改革還要邁出兩大步,一是克服城鄉二元結構,完全確立統一的市場經濟體制,大幅提高民生質量,為全面改革創造更堅實的基礎;二是推進中國建成民主法治社會的步伐。成都改革基本上走完了前一步,並開始探索後一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黨國英今天撰文“堅持改革開放才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當然不是學者憑空杜撰的概念,的確有的國家在經過一個較快經濟成長期、進入中等發達階段以後,由於體制難以支撐更高水平的發展而陷入經濟的長期蕭條,甚至陷入動亂的泥淖。但是,並不是所有國家都繞不開“中等收入陷阱”。只要堅持改革開放,社會經濟就可以實現持續增長。就中國而言,我以為,即使在現有基本憲法秩序之下,改革仍有空間,生產力釋放仍有空間,“中等收入陷阱”有可能避開。這個判斷來自成都改革的範本意義。

  中國改革30年有餘,尚不敢說改革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功。胡錦濤總書記2005年描繪了中國改革發展的遠景,即實現“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按這個要求,可以說我們僅僅走完了不到一半的改革路程,又或者說,以往改革開放只是一個開局。然而,就這麼一個行動,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將改革深入下去,中國再快速增長30年不是難事;如果中國政治家能就更重要的改革戰略和策略達成共識,並付諸行動,中國就能建成繁榮穩定的民主法制社會。

  成都以農村產權明晰化、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和發育基層社會民主政治這三大改革舉措,給有待深化的中國下一步改革提供了範本。今後中國改革還要邁出兩大步,一是克服城鄉二元結構,完全確立統一的市場經濟體制,大幅提高民生質量,為全面改革創造更堅實的基礎;二是推進中國建成民主法治社會的步伐。成都改革基本上走完了前一步,並開始探索後一步。

  產權改革將是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得以基本保持的關鍵條件。中國農村承包制改革只是“半截子”產權改革。因改革不到位,不僅妨礙農業土地利用效益的繼續提高,影響社會安定,還使中國土地市場的嚴重扭曲問題愈益嚴重。從中國現實出發,做虛所有權、做實承包權,將土地承包權永久化,是實現農村土地產權明晰化的基本路徑。有人以為這個改革很難,但成都的改革者們做到了。如果全國做完這件事,將可大幅度提高中國農用地的使用效益,提高中國農業競爭力。未來中國高速增長的“人口紅利”基礎越來越靠不住,但提高農業競爭力、降低中國人的吃飯成本,會有助於延緩中國人名義工資上升速度,總體上保持中國產品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 

  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蘊含著巨大市場。這個過程不是簡單地造就幾十萬個“社會主義新農村”,而是讓大中城市得到更健康的發展,同時在現有農村地區讓一批規模不等的新興城市崛起,並讓專業農戶變為“城外市民”。未來中國的農村人口會在20%以下,農業人口會在10%以下,這意味著未來中國還要創造出超過過去30年裡所形成的城市規模,由此產生的市場需求,還會讓我們懷疑中國要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麼?成都的改革證明,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不僅大幅度提高了農民權益水平,更孕育巨大商機和發展拉力,其重大意義無法估量。

  發育基層社會的民主政治,是成都改革的又一傑作。大的謀劃當然需要中央政府去做“頂層設計”,並要樹立風險意識,把握好改革的節奏。但這決不意味著地方政府就可以無所作為。不必懷疑地方改革者可以開辟一定的改革空間。在西歐歷史上曾有過“國王治下的城邦民主”,由此揭示的邏輯,我們當然不可直接用來做一個類比,但其中的意義必定對我們有所啟發。成都市所推動的基層民主改革注重細節,不事張揚,把民眾權利保障用規章制度確定下來,走上了一條務實的漸進民主改革之路。這方面的改革極大改善了成都市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大量跨國企業到成都投資。有實踐經驗研究表明,企業投資取向的決定因素是人力資源,而人力資源流向的決定因素是城市的人文環境。大型跨國企業並沒有因為成都工資水平提高而不選擇成都。有這個邏輯存在,我們便可以相信,只要有民主政治的漸進發展,即使工資水平提高,中國經濟也未必會產生因投資增長減緩而導致的“中等收入陷阱”。 

  產權改革、城鄉一體化和基層民主政治三足鼎立,形成成都改革的基本架構。成都的下一步改革能否揭開序幕,將取決於他們的改革經驗能否在全國成功推廣。如果推廣成功,全國將形成更加寬鬆的改革環境,作為改革先行者的成都才可能邁開新的改革步伐。這個時機到來之前,我們只需要做成都改革者的學生,而不必要求他們承擔新的責任,更不可驅使他們做激進改革冒險。 (來源:2011年09月05日08:45南方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