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袁偉時:辛亥革命與百年憲政

http://www.CRNTT.com   2011-10-07 10:14:50  


 
網友提問: 

  網友1:非常榮幸聽到袁老師的講座,我有兩個問題:一個是關於辛亥革命,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辛亥革命是超前的,正如您所說根本不具備那個基礎,沒有鞏固下來,而且環顧當時世界,除了美國和一些拉美國家以外,在整個東半球只有法國和瑞士兩個共和國,而我們一步就跨到了最先進的行列里,超前了、不合適了。您對此有什麼看法?第二,談未來的憲政轉型,從比較政治學的角度,經過數據實證分析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現在三種威權政體,皇權的、軍人專政的、黨國體制的,憲政轉型最困難的是黨國體制,您對此有何看法?謝謝!

  袁偉時:第一個問題是說關於條件夠不夠,我想人的行動是受觀念支配的,規則一旦固定下來就變為一個制度。從中國情況來看,晚清的憲政思想傳播已經很長時間了,很多理念在當時是大勢所趨。從1910年開始到1911年初,當時中國一年有四次大規模的請開國會運動,那個運動的規模年年超過五四運動,每次都有幾十萬人參加,都是要求將政治交給老百姓,能夠民主。所以不能說當時完全不夠條件,從經濟發展、文化水平來看,當時具備基本條件。從轉變為一個共和國家、民主國家進入的門檻來看,中國的條件夠了,但要完善,那個條件要慢慢生長、前進,這方面有很多不足,而且當時很多人的認識水平不高,比如到現在的一些官員敢講當下的政治家水平不足就認為你這個人對我們的領袖不敬,好像有點大逆不道的樣子。不要怪這些人,其實我感覺到他們很可憐,為什麼那麼簡單的道理都不知道?我告訴你了還不願意接受?從這個角度來看政治家、官員的水平不夠,不夠我們要教育他,所以我們給他們總結歷史經驗,告訴他不要重複歷史錯誤。

  第二個問題,憲政轉型最困難的是黨國體制,我同意。因為黨國體制是用現代性的形式來推行一個很嚴密的統治架構。那樣一個架構是人類歷史上沒有的、空前的,那是蘇聯的體制。中國那些革命家很單純,認為蘇聯那個就是馬克思主義,認為蘇聯講的那一套是真正有利中國人的。中國那些革命家出發點是好的,問題是對整個世界文明的發展了解不夠,對政治學、法學以及其它方面的知識准備不足,所以在決策時有這樣那樣的想法,甚至我的演講都要受到限制,我覺得很好笑。有些人聽到後說原來袁老師的觀點那麼溫和,我以前不知道。其次,黨國體制下困難很多,但不要革命,至少不要革共產黨的命,為什麼這樣?總結歷史經驗,在現有的體制下逐步改革是代價最小的,如果一下子把原有的社會體系推翻掉,社會混亂,要重建一個合理的法制體系更加困難。有一個值得重視的思想家楊小凱有一篇很重要的文章《中國政治隨想錄》,這篇文章里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革命一次,民主法治的到來要推遲三四十年。這是經驗的總結,所以我們不要亂,就在現有的體制下,就好象參加討論時指責你現在法治倒退了,你的法令制訂不對,哪裡不對我們教育他們。最嚴重的問題是教育官員,讓他們懂得什麼是現代社會,什麼是現代國家。我們轉型的代價小,老百姓利益損失小,這就回到了《大公報》歷來提倡的“小罵大幫忙”,小罵是不動刀槍,以法治、現代利益、社會利益、理智來批評你,你哪裡違法了,哪裡違反民主程序,幫了整個國家進步的忙,幫了人民利益的忙。所以我認為逐步改革很重要。

  網友2:袁老師您好!您剛才提到楊小凱,楊小凱提出一個觀點是他對1946年的憲法評價比較高,他提到建國以後中國的憲政變革有可能按台灣的憲法作為支撐點,您有何看法?

  袁偉時:我對1949年以前的那些憲法文件看過,印象是:北洋時期的憲法除了《天壇憲法》比較偏激以外,後來的都比較合理,包括已經通過完成的法律手續的《曹錕憲法》都有很多可取之處。國民黨建立體制以後,經過與共產黨領導的多種民主力量的奮鬥,包括民主同盟,包括各方面的中堅力量無黨派的民主人士共同努力,迫使國民黨一步一步讓步,提出了憲法修正的意見,這些修正意見在1946年的憲法里全部采納。所以那部憲法不是國民黨的全部,也不是有人說的是張君勱的貢獻,是共產黨和民主同盟以及其他很多知識分子、很多政治家共同努力的成果,那些成果值得我們珍視,如果將來我們要修改憲法,要吸收那些東西,逐步采納到我們的憲法里。

  網友3:袁老師您好,很高興在這麼狹小的空間跟您探討這麼宏大的歷史命題。我有一種看法,宏大的歷史叙事有其深刻的歷史必然性,無論是辛亥革命的爆發還是最後的失敗都是如此。您剛才提到中國辛亥革命成果沒有得到鞏固是由於當時各大政治勢力特別是作為中國國民黨沒有完成從一個革命黨變成現在法治執政黨的轉型,我想問的是:是什麼原因導致當時的國民黨沒有完成這種轉型?我個人有一種看法,這個黨當時所持有的意識形態特別是後來受到蘇俄所影響的激進主義意識形態始終沒有根本改變,不可能完成一種轉型,而改變後的可能也是現在台灣的國民黨,您是怎麼看的?我認為一個民族內在精神決定了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展望未來我個人沒有您那麼樂觀,我覺得是要發生的和不可能發生的很多東西都不是我們主觀所能控制得了的,都是超出我們的意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