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以會對伊朗動武嗎?

http://www.CRNTT.com   2011-11-13 07:40:35  


 
  伊朗的核設施分散在全國各地,大部分深藏於地下,突襲不可能一蹴而就。況且,對於伊朗核計劃,美以尚缺乏可靠的情報。

  至於動武的後果,就更難預測。今日之伊朗,非當年的薩達姆政權可比,據說其反擊能力足以摧毀以色列,重創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對此,以色列知名軍事和防務記者阿莫斯的擔心,不無道理。

  阿莫斯認為,如果伊朗核設施遭襲,修復最多只需4年。但為了這4年,以色列必須承受巨大代價:首先,(伊朗的堅定盟友)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哈馬斯很有可能對以色列展開報復。目前,哈馬斯的火箭彈已能打到特拉維夫。數千枚火箭彈同時射向以色列腹地,將對以色列造成災難性後果。其次,美國在伊拉克和海灣有數萬駐軍,伊朗很有可能對美軍發起襲擊。第三,如果襲擊伊朗可能致石油價格大漲,美國人的怒火會燒向奧巴馬政府,屆時美以關係將大受影響。

   對美國來說,目前也不是對外宣戰的時機。首先,聯合國不會授權,戰爭不可能獲得“合法性”。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美國對此不能沒有顧忌。其次,經受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的拖累以及金融危機和“占領華爾街”運動打擊的美國,經濟實力已大不如前,戰爭經費捉襟見肘。第三,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長盛不衰,大選在即尋求競選連任的奧巴馬不宜輕言戰爭。

  誠然,伊朗不是伊拉克,更不是不經一擊的利比亞。尤其是最近幾年,伊朗也一直在為應對美以“突然襲擊”做準備,軍事力量大大增強。外長薩利希說,伊朗已做好了迎接戰爭的準備。可以預見,戰爭一旦打起來,將不會如伊拉克和利比亞戰爭的一邊倒,其範圍恐怕也不會局限於伊朗、以色列和美國中東駐軍,很可能會把雙方的盟友都拉進來。這樣,至少會形成一場規模較大的地區戰爭。屆時,中東會大亂,世界和平與穩定將遭遇重創。僅從這個角度講,這場戰爭也很難打得起來。

  對伊朗動武的炒作,恐怕只是美以發動的輿論攻勢和心理戰,其真實目的可能有兩個:一是為推動聯合國對伊朗實施更嚴厲的制裁,二是轉移各自的國內矛盾。當然,人們對當前不斷升溫的熱炒,也應有所警惕。負責任的大國應該為其降溫,而不是火上澆油。俄羅斯和中國明確表示,堅決反對美以軍事打擊伊朗,主張通過對話和合作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歐洲國家也並非完全站在美以一邊,法國主張加大制裁,而非動武。但願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力排發生一場戰爭的可能性。

  作者:唐繼贊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2011年11月12日16:50 來源:瞭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