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張雲:中國救援歐元區宜採取謹慎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1-11-28 09:51:57  


  中評社北京11月28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學者張雲的文章“中國救援歐元區宜採取謹慎戰略”,文章說,雖然中國領導人在不同場合始終表示“願意幫助歐元區國家渡過難關”,但卻從來沒有具體闡述過如何幫助,更沒有提及過具體購買歐元區國債的數額。近來,中國最高領導人則開始明確發出信號,即中國不會提供類似於“馬歇爾計劃”的救援承諾。作者認為,中國政府對此問題的謹慎認識是清醒的,不全面捲入的表態是明智的。詳細分析如下:

  歐元區危機似乎愈演愈烈,從最初的歐洲小經濟體“希臘”蔓延到意大利等大經濟體,而這兩個國家的領導人先後到台說明金融危機已經引發了政治危機。雖然歐盟為拯救歐元區做了不少努力,似乎離隧道的出口還有很長的路。與此同時有意思的現象是,歐元區國家不斷表現出對於來自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援助的巨大期待。曾幾何時歐元國家是富國的代名詞,而這些國家的國債更被認為是“無風險”投資,但現在他們卻在向發展中國家求助。在感嘆世界正在經歷歷史性重大變化的同時,中國更應當冷靜思考,從全局高度考慮中歐關系。

中國無意提供新“馬歇爾計劃”

  歐洲對於中國的期待從今年年初開始一直在不斷升溫。1月下旬,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問歐洲時承諾將繼續購入歐洲國債,據報道中國購入西班牙國債75億美元,葡萄牙國債50億美元;《金融時報》當時評論說世界上除了美國,其他國家不可能步中國後塵在短時間內作出如此驚人的投資舉動。西班牙主流媒體甚至在頭版打出大幅“歡迎,李總理”標題,讓人不禁聯想當年戰後歐洲歡迎歐洲複興計劃的起草人——馬歇爾的熱情。6月,溫家寶總理出訪歐洲,僅同德國一國就簽訂了150億美元的購買62家空中客車客機協定,同時再次承諾購入歐洲國債,包括希臘,歐洲媒體則形容這是中國領導人再次在歐洲的“慈善之旅”(charity trip)。進入夏天,隨著歐元區邊緣國家的財政狀況日益惡化,歐元區主要國家對中國的期待和外交也日益加強。8月25日,法國總統薩科齊繼3月訪華後再次訪問中國,獲得了中國領導人“繼續購買歐洲國債”的承諾。9月初,世界上最大的主權基金之一的中國投資公司主席(China Investment Corp.)樓繼偉率團訪問羅馬,意大利國內對於中國幫助其渡過財政危機充滿期望。法國總統薩科齊在歐洲就拯救希臘達成協議幾個小時後,就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通電話,希望得到中國的幫助。歐洲金融穩定機構(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首席執行官克勞斯.雷格林(Klaus Regling)隨後到訪北京與中國商討可能的援助計劃。很明顯,一定程度上對於歐元區國家來說中國被期待為能夠帶來歐洲複興的救世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