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能否為世界提供另一個文化範式?

http://www.CRNTT.com   2011-12-13 10:29:16  


新加坡國大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訊/中國需要文化崛起嗎?中國需要一個不同於西方的文化嗎?中國能夠創造一個不同於西方文化的文化嗎?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國大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中國能否為世界提供另一個文化範式?”,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論述:

  亞洲國家隨著發展越來越像西方國家了。這當然是西方的勝利,西方的崛起,而不是亞洲的崛起。亞洲通過學習西方而崛起,這是大多數西方學者的解釋,也為亞洲大多數人所認同。在這個背景下,亞洲當然不是除西方之外的另外一個選擇,亞洲只是西方的延伸。

  前不久,我在台北參加了一次有關中國模式的國際研討會。會議上,一個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的教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既然大家都在談論中國的崛起,但中國崛起的標誌是什麼?中國能否為這個世界提供另一個文化選擇?”

  這個問題提得很簡單,但可以供我們思考一陣子。這裡涉及到至少三個相關的問題:第一,中國需要文化崛起嗎?第二,中國需要一個不同於西方的文化嗎?第三,中國能夠創造一個不同於西方文化的文化嗎?近來在中國政府的推動下,對文化崛起和創新的討論再次在中國盛行開來。對這裡提出的三個問題的討論或許能夠深化人們對文化崛起和創新的艱巨性的認識。

  第一個問題比較簡單。儘管大多數人在談論中國崛起的時候強調的是經濟崛起,但很多人已經開始涉及到文化方面。中國的執政黨剛剛在今年9月召開的六中全會的主題就是文化建設。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沒有文化的崛起,單向面的經濟崛起並不能說是真正的崛起。經濟崛起大多是以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計算的。一個國家的GDP很重要,但GDP只是其中一個主要指標,並不能涵蓋其他方面。舉例來說,根據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森(Angus Maddison)的估算,在1820年代,中國的GDP占到了世界GDP的三分之一還多。從現在的角度來說,這不能不說是大國的象徵。但很可惜的是,二十年之後,中國就被英國所打敗,也就是著名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時包括英國、法國、德國和意大利在內的西歐八國的GDP只占世界GDP總體的12%,而日本是3%,美國則是1.8%。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