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文化現狀及“走出去”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11-12-20 11:38:35  


 
  另一宗教文化,即穆斯林文化,近年來因為西方反恐怖主義戰爭,似乎處於守勢,甚至消退。一些人把穆斯林文化簡單地和恐怖主義聯繫在一起。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穆斯林文化總體上並非鼓勵暴力。從事恐怖主義的也只有穆斯林文化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人,或者說極端的基本教義派。實際上,這些年來,儘管有西方的反恐戰爭,穆斯林這些年在世界上的擴張相當迅速,並且是以和平的方式進行的。即使在基督教為主的歐洲社會,穆斯林也已經發展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文化力量。在歐洲,穆斯林信仰者和基督教信仰者經常發生衝突,這從一個側面表明了穆斯林在歐洲的擴張。在亞太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南亞和太平洋島國地區,穆斯林的擴張同樣迅速。

  如果和基督教文化相比,穆斯林文化的擴張有其自身的特色。如上所說,基督教文化傾向於世俗化,或者說世俗化成份在增加。推行基督教文化的主體是作為這一文化產物的世俗政府。我們可以看到,西方一直在世界範圍內努力推行其民主、自由為載體的政治文化和制度。穆斯林文化圈內,政府的力量相對軟弱,並且也沒有類似自由、民主那樣的吸引人們的政治體系。實際上,西方的以民主、自由為核心的政治文化和體系,也對穆斯林文化圈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穆斯林文化擴張的主體就是社會本身。這是一種信仰和道德體系的擴張。從長遠看,會不會隨著基督教文化的世俗化,穆斯林文化會占據越來越多的信仰空間?這需要人們的關注。

中國文化處於守勢

  和這兩種主要的宗教文化相比,中國儘管有經濟崛起,但文化則處於守勢。這種守勢,即使在中國國內也是很顯然的。原因很簡單,中國人的思維本身就已經相當西方化了。中國現在所進行的文化推廣活動,儘管聲勢浩大,但不會對中國文化的擴張具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中國缺少的是一套核心價值(core value),也缺少一套可以和其他文化分享的共享價值(shared value)。很顯然,中華文明如果不能發展出一套自己的核心價值,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共享價值,那麼就會被前面兩種文化逐步消解和融化。

  關鍵在於中國沒有自己的文化知識產品,更沒有基於文化產品質上的話語權。西方從中國的傳統中學到了很多,並且已經大大超越了中國。中國很難再繼續依賴傳統來推銷自己了。不求進步,光想著從傳統中找些什麼,這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更為重要的是,傳統已經解釋不了當代中國。儘管今天的中國有傳統傳承的一方面,但已經不再是傳統文化中國了。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已經發生了巨變。當然,這種巨變可以追溯到改革開放之前的三十年,甚至可以追溯到清末以來的歷史。這要就我們生產一種新的知識體系,追求新的話語。沒有這些,一種新的文化無從談起。

  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夠完成這一任務嗎?這種新文化能否成為除西方之外的另一個選擇呢?也就是說,這種文化不僅為中國人所接受,而且也可以為處於其它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所接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