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烏坎轉機” 開啟地方治理新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2-01-04 11:10:07  


 
久拖不決釀後果

  雖然張建城和莊烈宏、洪銳潮3人已取保候審回家,但烏坎村的村民們為阻止腐敗官員賣地、賣海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張建城批評村官無視村民的訴求:“他們沒有做該該做的事情,反倒利用碼頭走私、賣地賺錢。”

  村官長期的掠奪,深深影響著烏坎村的每一個村民。一邊是村民們連建房子的宅基地都沒有,另一邊卻是富人在四處圈地。從陸豐市城區到烏坎村的路上,隨處都能見到一些用圍墻圍起來拋荒的土地。張建城說,那些都是被賣掉的耕地。

  用烏坎村村民代表林祖鑾的話說,烏坎村村官們長期的霸氣、不民主、不透明。林祖鑾舉例說,有個李姓人大代表,他一個人在烏坎村就占有30萬平方米的土地。但村民們因土地問題長期上訪一直未得到地方政府重視,衝毀了烏坎村村民們的最後心理底線。張建城表示:“長期用正常渠道上訪,沒有解決任何問題。”

  直至“烏坎事件”發生以來,曾一度引起中央和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對依法依規處置事件及時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關於烏坎事件的成因和性質,朱明國在12月20日的陸豐市幹部群眾大會上傳達了汪洋的指示:“烏坎事件的發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這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長期忽視經濟社會發展中發生的矛盾積累的結果,是我們工作‘一手硬一手軟’的必然結果。”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必須直面和解決好這些矛盾和問題。

  就在12月26日,在廣東的“全省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經驗交流會”上,朱明國結合“烏坎事件”分析了當前群眾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並提出新時期下群眾工作的方法和理念。

  受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影響,一些黨員幹部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發生重大變化。朱明國直指他們與群眾不是魚水關係,而是“油水關係”,甚至是水火關係。

  朱明國具體講道,有的幹部群眾觀念淡薄,對群眾疾苦漠不關心,對群眾呼聲置若罔聞,對群眾利益麻木不仁,甚至見利忘義,以權謀私。

  朱明國再次以“烏坎事件”為例,“烏坎村支部書記當了41年,是老先進。但越是老先進,縣鎮這一級黨委政府越是放心其工作,結果可能指導越不到位。”

  “烏坎事件”之後,“大家不敢正面地看待問題,這麼多年的典型、先進,怎麼會出這麼大的問題?”朱明國認為那是“一些黨員幹部做出不少違背群眾意願的事”。在朱明國看來,有的地方對老百姓長期反映的問題置之不理,能壓就馬上採取很強硬措施摁住,然後是能拖多久拖多久,最好能拖到下一任。

  還有的群眾工作不扎實,見困難就拖,見問題就推,見矛盾就躲,敷衍塞責,應付了事。朱明國批評他們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久拖不解決,甚至放任不管,以致釀成嚴重後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