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2012年中國經濟如何順利闖關

http://www.CRNTT.com   2012-01-23 09:28:17  


中國經濟順利闖關的秘訣是:拿投資、抗危機;搶時間、換內需。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訊/針對中國經濟現狀和所面臨的挑戰,中國經濟順利闖關的秘訣是:拿投資、抗危機;搶時間、換內需。經濟參考報發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教授文章指出,為此,當務之急應該在如下幾個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首先,是給企業減稅,尤其是給下游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行業的企業減稅。如果這樣做會增加政府的開支、預算上無法平衡,那麼,可以採取非對稱性的稅收結構調整來推進,即增加上游壟斷性行業的稅收來“補貼”下游競爭激烈的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成本負擔。個稅起徵點和最低工資水平的上調固然重要,但是,企業的稅負降低更為重要,只有企業的生存空間得到保證,個人的財富增長才會有寄托,政府的稅源才能厚實。

  其次,整頓上游壟斷行業的擴張態勢和“以價補量”的盈利模式,並提高上遊行業對民企的開放程度,通過上下游企業公平競爭環境的構建,來確保下游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生存空間。因為,行業一旦形成壟斷,就一定會以各種高定價的方式,把前期積累的成本負擔都轉嫁到沒有選擇餘地的消費者頭上。這樣一來,對人均收入還處在較低水平、對價格變化十分敏感的中國大眾而言,要取得所期待的“刺激消費”的效果就會變得更加難以實現。

  第三,開拓企業多元化的營銷市場來擺脫當下內需客觀上漸進發展的格局所帶來的消費不足問題。如果企業的利潤無法通過市場的消化來得以保證,那麼,中國經濟下滑的態勢就會動搖市場對未來樂觀的預期和克服困難的信心。為此,要盡量從兩方面來確保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增長步伐。一方面就是對外堅持自由貿易的理念和強化國際合作的戰略,讓中國企業繼續發揮其享有的國際競爭力,而且,在危機時代,包括歐美國家在內的全球市場會更加注重商品的性價比,只要沒有人為的貿易保護措施和人民幣匯率、工資水平的過度上漲,那麼,中國企業將是這場危機的最大得益者之一。另一方面就是確保國內所有企業公平競爭的環境,增加政府公共事業消費中國產品的比重,努力保護消費者利益和完善良好的消費環境。

  文章表示,雖然,中國經濟步入“創新型”社會和“高消費”時代還有一段漫長的歷程要走,操之過急,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但是,這不等於我們現在就可以放棄為這種高質量的“穩態增長”所需付出的前期努力。

  總之,2012年將是一個充滿懸念、充滿挑戰和充滿機會的一年。中國經濟能否突破重圍更上一個新台階,關鍵就取決於決策部門對大勢的判斷能力和大度包容的胸懷,取決於中國社會上下奮發前行的凝聚力,也更取決於我們按部就班、推進改革開放不動搖的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