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易中天:傳統文化不是道德缺失的解藥

http://www.CRNTT.com   2012-01-28 09:53:44  


 
  【對話】所謂文化大國 

  作者: 南方周末編輯部

  為什麼面子比命都重要

  易中天:講到體育,2000年我們申奧成功,我正在麗江。那天晚上,麗江所有的酒吧擠滿了中國人在看電視,在歡呼。第二天早上,我們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是同一個標題,非常整齊:“我們贏了”。

  “我們贏了”是什麼意思?第一層意思,“他們輸了”;第二層意思,“我沒贏過”,我好不容易贏了一回。我當時感覺真的很不好。如果我來做媒體,我的標題應該是“中國感謝世界,北京歡迎大家”。我就想問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把這個事兒看得這麼重要? 

  鄧曉芒:講得通俗一點,就是愛面子。但是里頭很有文章。為什麼國人那麼愛面子呢?我覺得還是因為自己的心理缺乏自尊,要靠外部的東西來支撐自己。中國兩千多年來處在人際關係的一種規範、禮節、禮貌、禮尚往來之中,這些東西成了中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對內在的看不見的那些東西,做的功夫很少。 

  易中天:剛才說到武德,武德的特點首先是把自己做大做強,然後表現出來的是柔弱、慈悲、忍耐。這不是挺好的嗎?如果世界上能有這樣一個老大,又大又強,但實際上表現出來的是柔弱、慈悲、忍耐,那不是世界太平了嗎?

  鄧曉芒:對。

  易中天:而這種武德,美國人好像沒有。由此推出的必然結論是,最好中國做老大。文化大國、軍事大國、經濟大國,都做大國,然後還挺柔弱。

  鄧曉芒:對。這是中國傳統的理想,前提是你要能贏,然後你表現出柔弱。 

  易中天:就是先把人家打得滿地找牙。打趴了以後,再摸摸他。

  鄧曉芒:皇帝就是這樣。一個王朝建立的時候,首先把所有的人都打趴了,看他們沒有再爬起來的可能了,就仁愛治天下,皇恩浩蕩。實際上每個人都想成為皇帝,都想贏,然後表示我贏了對你們只有好處,我贏了會慈悲為懷,我會照顧你們的,這是中國傳統的體制,從武德到國家體制,裡面是一脈相承的,是同一個模式。所以我講文化心理模式非常重要,它可以貫通中國人的各個方面。但問題是,今天這種理想已沒有任何實現的可能了。你不可能再推出一個皇帝統治全世界,然後關懷全世界。

  易中天:今天討論文化大國,你覺得文化大國有標準嗎?

  鄧曉芒:有歷史標準,沒有絕對標準。文化有歷史的發展過程,有它的必然性。很多人否認這個必然性,但是文化的發展必然會走向某些共同的標準,這個標準,應該就是文化大國的標準。 

  易中天(廈門大學教授)

  中國足球比中國教育希望要大些 

  易中天:有一次,教育部的一個官員視察一所非常著名的理工科大學,問它的學生會主席:“阿房宮是誰燒的?”這個學生會主席回答:“不是我燒的。”主管學生工作的校黨委副書記在旁邊,也對著教育部的領導說:“我用黨紀和人格擔保,確實不是他燒的。”中國教育為什麼弄成這樣?我上次在一個場合,問著名的教育學者楊東平:“你覺得中國教育和中國足球哪個更有希望?”資先生認為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