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王滬寧:“文革”反思與政治體制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2-02-24 11:29:16  


 
  誠然,即使從政治技術上考察,“文革”形成的條件也不限於上述幾端,但上述幾端為其中的基本。一個社會的政治建設和政治發展,可以視為一項工程--政治工程。政治工程為社會政治活動和政治關系提供有效的技術和設備,保證社會政治生活按照人們選擇的原則和方式展開。一定的政治理想、政治觀念和政治原則,均需要經過周密的政治工程建設之後才能切實有效地實現。沒有一定的政治工程,政治原則是難以實現的。政治工程需求政治技術。經過對“文革”的反思,人們有了這樣一個感覺,過去我們忽略了政治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人民民主專政獲得了實現的基本條件。但長期以來我們忽略了如何從政治技術上來建設民主法制的工作,結果當“文革”發生時,沒有健全的政治體制來控制和阻止它,反而自身頃刻之間就被內亂破壞了。這個深刻的歷史教訓是值得我們汲取的。

  從十年前開始,我們就高度注重這一問題,採取了一系列建設性的措施來健全和完善政治體制。近年來又著重提出政治體制改革。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看到,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要從技術上保證政治體制的各個環節能夠合理有效地發揮作用,其中包括黨政關系、各項權力之間的關系、憲法保證制度、司法體系、集權和分權之間的關系、幹部制度和社會民主化等方面,通過系統的政治工程,使我國的政治體制成為一個高度民主、法制完備、富有效率的政治體制?。

  通過對“文革”這場內亂的反思,人們深切感到,為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應大力開展政治技術研究。一方面通過周密的調查研究和分析,發現和創造適用於中國國情的政治技術。另一方面,應當比較和借鑒世界上其他國家所採用的政治技術,對其中合理和科學部分應該加以引進,為我所用,包括社會政治制度相似的國家和社會政治制度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社會政治制度下,有不同的政治原則,這一般是不能互通的。但是作為政治體制,每個人類共同體都會面臨一些相似的社會性事物和要求,都會出現一些相同的矛盾和問題。為滿足這些要求,為解決這些問題而採取的政治技術,有些往往是互通的。正象不同經濟制度下的經濟管理技術可以引進一樣,不同政治制度下的政治管理技術部分也可以引進,或加以改造。當然,在不同的歷史--社會--文化條件下,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特殊的東西。只有研究並采納了世界上一切科學合理的政治技術,才能建設一個完美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

  在“文革”之前,由於各個方面的原因,這方面工作沒有進行。今天,在我國走向現代化的偉大進程中,我們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要建立一個穩固的政治制度,充分實現社會主義的高度民主。只有這樣,“文革”的悲劇才不會重演,我國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才會得到空前的發展。

  2012年02月24日10:13 來源:思想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