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社會管理的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2-01-03 09:39:52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1月3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中國社會管理的未來”,文章認為,社會管理近年來已經提到中國政治的最高議程,去年年終烏坎事件的解決方式也已經給人們一些希望,人們從中可以意識到,第一,政府和人民、政府和社會的互動可以是良性的和雙贏的;第二,社會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甚至是政治工程。要對社會進行有效管理,就要對經濟、政治和行政等各方面作系統的改革;第三,解放思想最為重要,舊的思維一定要拋棄,社會已經變了,社會治理的思路也一定要改變。一旦解放思想,就有出現很多面向未來的可能性,而社會管理體制的創新就隱含在這些可能性之中。詳論如下:

  社會管理近年來已經提到中國政治的最高議程。這非常容易理解。在很多年裡,主導中國發展的唯一主義就是“GDP主義”,以錢為本,破壞社會。今天中國社會問題的嚴重性是任何一個普通人都能深切感受得到的。社會管理概念的提出,表示國家發展的新方向。至少從兩方面來說如此。第一就是要改變從前的做法。這些年來,各級政府對社會問題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貼瘡口貼”的辦法,就是在“瘡口”上貼上一層又一層的“瘡口貼”,而不是動手術來治愈“瘡口”。結果裡面越來越爛,而外面看來還過得去。另外一種就是“擊鼓傳花”的做法。有人說,中國各級政府現在是懷裡抱著一個定時炸彈,但不是去拆除炸彈,而是努力想把這個炸彈傳給另外一個人,從一屆政府傳給另一屆政府。很顯然,這兩種辦法都是毫不負責任的。社會問題是客觀存在的,總有一天要爆發出來,早爆發比晚爆發要好。社會管理首先就是要直面現實,承認問題的存在。

  第二個方面更為重要,就是中國政府已經決心要花最大的力氣,不惜一切成本來解決長期積累起來的社會問題,負起責任來。社會改革這個門檻必須跨過去。如果跨不過去,社會就沒有出路。原地踏步,維持現狀已經不可能了;要回到過去強權統治的時代也不可能了。但如果跨過去了,中國社會就會有無限的希望,經濟、社會和政治的發展就會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去年年底在廣東發生的烏坎事件和廣東領導層處理事件的做法表明這個門檻必須跨過去,並且執政黨也有能力跨過這個門檻。在中國,廣東具有代表性。廣東在改革開放的各個方面先行一步,很多社會問題也率先積累起來,爆發出來。其他省份或遲或早也會這樣。現在廣東在省最高領導層的關注下,理性地解決了問題。這表明,執政黨不是不能解決問題,也不是沒有能力解決問題。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其背後有深刻的政治和制度背景,是制度不作為,政府不作為的結果。勇於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廣東不應當成為一個特例,而應當具有普遍性。如果廣東能夠在解決社會問題方面“殺出一條血路”,那麼其他地方也應當這樣。

  應當指出,在看待烏坎事件上海內外現在存在著兩種偏差。一種是微觀錯誤,把其僅僅視為是地方政府和官員的腐敗問題和處理問題不當所致。結果,往往是開除幾個地方官員,找幾個“替罪羊”,不了了之。實際上,地方官員,無論是行政當局還是司法系統,都是被制度訓練成“如此這般”地解決問題的。在很多場合,他們不是沒有其他的思路來解決所面臨的社會問題,而是如果不是按照既定的“程序”來解決問題,就會犯錯誤。而腐敗問題、土地財政等更是中國宏觀制度層面的問題。宏觀制度不變,地方政府和官員就會繼續成為犧牲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