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轉型之困 在於權力邊際失範

http://www.CRNTT.com   2012-03-28 08:16:23  


 
  文章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已無法再倚重粗放式的資源規模投入,而需以發掘企業家精神為主的效益經濟轉型,這亟須審視政府與市場邊界,為經濟發展減負減壓。即市場能夠自已的領域,政府應逐漸退出,並轉向規範監管,而非實質性內容審批。

  鑒於此,當前需警惕兩個極端,一是解散發改委之觀點,這顯得有些書生意氣。當前發改委等所擁有的實質性行政審批職能,如同是經濟社會運行的非市場化磨損值,既妨礙了企業家精神培育,又加劇了經濟社會運行成本,但解散發改委並不會有效降低經濟社會的行政磨損成本,甚至權力租金,而只是把權力分散到其他行政部門。因此,可逐漸剝離其行政審批權限,把其定位為政策調研咨詢機構。同時在漸進剝離發改委行政管控職能下,使發改委變成推動經濟社會改革的潤滑劑,畢竟權力既可是增加經濟社會運行成本的力量,也可反過來作為履行改革的力量。

  其次,是漸進式等待,如等未來社會組織完善、社會自立後,發改委要取消。這既反映出管理層對權力收放的取舍之困,又凸顯出改革的惰性。即權力未適度收斂,經濟社會自治體系將難以有效發育,企業家精神將在以審批等政府管治主導下難以綻放芳香,經濟轉型也將知易行難;而權力的放鬆無疑將削弱政府對經濟社會的管控力。殊不知,權力收放的取舍之困,根源於目前主流依舊突出的控制力思維和情結,從而把市場機製作為一種實現經濟增長目標的工具,而非發展之理念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立足之本。唯有把市場真正作為經濟運行理念,才可凝聚改革共識,助推經濟社會轉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