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要加快經濟轉型應對碳關稅

http://www.CRNTT.com   2011-04-09 09:00:47  


中國低端制造和貿易結構必須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擺脫對碳基能源的過度依賴。
  中評社北京4月9日訊/國內媒體報道,從2012年1月1日起,歐盟將對所有飛經歐洲的飛機收取高昂的碳排放費用,中國需要為此支付高達7.43億元的碳成本,這將對中國的航空業產生非常大的衝擊。

  證券時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指出,碳減排的實質是在全球資源和環境總量有限情況下的一種權利與責任的分配。當前發達國家正在設立各種碳壁壘,試圖利用本國或本區域的市場力量向他國分攤碳減排代價,其中,利用碳稅問題設置重重壁壘,將是未來發達國家建立另類霸權的新趨勢,中國必須積極應對碳關稅衝擊。

  近幾年,美日歐均提出未來將通過“碳關稅”等方式,讓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為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支付治理成本。近日,歐盟將對所有飛經歐洲的飛機收取高昂的過境調節稅正是這一動向的體現。早在2008年11月19日,歐盟議會和歐盟委員會就通過新法案,決定將國際航空業納入到EU ETS(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並於2012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目前,距離該法案的實施只剩9個月。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測算,全球航空公司2012年應對EU ETS的新增成本至少為24億歐元。

  文章分析,碳減排的成本分攤和利益獲取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是不平等的。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碳關稅”是發達國家體現經濟霸權的一種新形式。“碳關稅”最大的不公平是忽略了不同國家間“處於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的事實,以發達國家現有的碳標準作為標尺,度量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碳減排的實際成效是最大的不公正。

  從歷史的角度看,任何一個國家在其發展歷程中,無一例外地要進入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高峰期,發展權與減排權難以在一段時期內馬上達到均衡,減排責任不能超越歷史發展階段。高度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在過去兩百年來依靠大量碳排放拉動的工業增長,是目前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自1950年以來,全球碳排放增長中有80%來自發達國家,但他們目前基本渡過了高消耗資源、高污染排放階段,進入了後工業化社會。而包括中、俄、印等新興工業化國家正處在以重化工為主的工業化初中期階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