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怎看日本民眾支持買釣魚島

http://www.CRNTT.com   2012-05-02 09:12:39  


  
國家主義、民族主義抬頭論站不住腳 
 
  “寬鬆教育”削弱青少年的整體、團隊、服從等精神

  日本戰後對教育的重視,除了對專業知識、技術方面人才的培養之外,同時高度管理化、機制化的教育體制培養出了日本整體民族的團隊、勤奮、敬業的精神,這也和我們一般理解的日本民族精神相契合。

  1970年日本主張“教育要現代化”,隨後開始推廣開放式學校教育,尊重孩子個人的選擇;80年代中晚期,為了改變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僵化單一、偏重學歷、過度考試的弊端,日本各界反思自身現實,呼籲改變過於“嚴苛”的教育,開始逐步推行“寬鬆教育”,至2002年開始在日本的小學、初中全面實施。 

  “寬鬆教育”實施之後,一方面,導致所謂的學生學力降低;另外一方面,學生們越來越趨向根據個人喜好、個人選擇個性化的發展,這也削弱了那些強調整體、團隊、服從、敬業等和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相契合的東西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分量。
 
  石原慎太郎的憂愁——日本墮為個人主義之國

  再來看日本右翼代表人物石原接受媒體採訪所表現出的憂愁與失落:

  “到了今天,所謂的愛國或者憂國的思想表達,及為此而自我犧牲,必將更被認為是滑稽而受到排斥的。”

  “可能性是沒有的。日本已經墮落為個人主義之國,(國家與個人之間的)連帶感已經消失了。這當然是由於美國的統治和奴化,像這樣情形的西方發達國家,可能只有日本這樣一個。”

  “你看奧運會的結果,這樣的國家不會出優秀的選手。如果一個運動員對國家沒有概念,對國家沒有感情,他跑得也不會很快。”

  “日本沒有愛國主義,也沒有民族主義,二戰前被天皇和軍方鼓動起來的愛國主義,在戰敗後就結束了。現在日本缺的就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 日本根本不存在右翼了。”

  石原慎太郎這些話最深刻的意義或許在於:日本右翼裡面那種強烈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訴求已經失去了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